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1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 第11-12页 |
1.1.2 计算机辅助 ECG自动分析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1.1.3 ECG自动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1.4 ECG信号预处理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5 ECG信号波形检测和特征提取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1.6 ECG的分类识别及疾病诊断 | 第15-16页 |
1.2 研究动机及目的 | 第16页 |
1.3 本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3.1 本文结构 | 第16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心电图概论及标准机读格式 | 第17-26页 |
2.1 心电图概论 | 第17-22页 |
2.1.1 心电图产生原理 | 第17-18页 |
2.1.2 典型的正常心电图波形 | 第18-19页 |
2.1.3 常见心电图机的导联方法 | 第19-20页 |
2.1.4 心电图机输出的纸质心电图的常用参数及阅读方法 | 第20-22页 |
2.2 标准心电图格式 | 第22-23页 |
2.3 心电图数据采集到PC机 | 第23-25页 |
2.4 标准心电图数据库提取到PC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所使用的理论背景 | 第26-34页 |
3.1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7-31页 |
3.1.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7-29页 |
3.1.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9页 |
3.1.3 离散二进小波变换 | 第29-30页 |
3.1.4 小波变化模极值(或过零)点与信号突变点的关系 | 第30页 |
3.1.5 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变化规律表征信号的奇异性 | 第30-31页 |
3.2 人工神经网络(ANN)简介 | 第31-33页 |
3.3 模糊技术简介 | 第33-34页 |
3.4 小结 | 第34页 |
第四章 信号预处理 | 第34-44页 |
4.1 ECG有效信号的频谱范围和特点 | 第34-35页 |
4.2 三种主要干扰的特点及其传统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4.2.1 工频干扰噪声消除的传统方法 | 第35-36页 |
4.2.2 基线漂移滤除的经典方法 | 第36页 |
4.2.3 肌电干扰滤除的经典方法 | 第36页 |
4.3 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 | 第36-42页 |
4.3.1 自适应滤波原理 | 第37页 |
4.3.2 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 | 第37-38页 |
4.3.3 自适应滤波 | 第38页 |
4.3.4 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除噪具体方法 | 第38-39页 |
4.3.5 实验及分析 | 第39-42页 |
4.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波形识别与特征值提取 | 第44-53页 |
5.1 常用特征参数介绍(心电图的时域特征): | 第44页 |
5.2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44-45页 |
5.3 三次B样条小波应用于ECG检测 | 第45-50页 |
5.3.1 三次B样条小波滤波器组设计 | 第45-47页 |
5.3.2 实现方法 | 第47页 |
5.3.3 应用于R波的检测 | 第47-48页 |
5.3.4 应用于QRS波的检测 | 第48页 |
5.3.5 应用于S点,J点的检测 | 第48-49页 |
5.3.6 应用于T波的检测 | 第49页 |
5.3.7 应用于U波的检测 | 第49-50页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50-52页 |
5.4.1 实验参数及阈值的设定 | 第50-51页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心律失常的计算机诊断 | 第53-69页 |
6.1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 第53-55页 |
6.2 心律失常的自动识别的常用方法 | 第55-56页 |
6.3 模糊神经网络用于心律失常分类识别 | 第56-64页 |
6.3.1 FNN介绍 | 第56-57页 |
6.3.2 ECG信号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57页 |
6.3.3 FNN的建立 | 第57-60页 |
6.3.4 网络学习算法及其改进措施 | 第60-62页 |
6.3.5 实验及分析 | 第62-64页 |
6.4 图像识别句法分析用于心律失常的自动诊断 | 第64-67页 |
6.4.1 可行性分析 | 第64-65页 |
6.4.2 所用到的方法 | 第65页 |
6.4.3 具体实现方法 | 第65-67页 |
6.4.4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67页 |
6.5 可用于传输,交换和分析的标准心电图系统 | 第67-6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9页 |
7.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