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银行经营风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论文框架第13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创新点第14-15页
2 互联网银行的理论和发展现状第15-21页
    2.1 互联网银行的界定第15-16页
    2.2 互联网银行的特点第16-17页
    2.3 国内外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第17-19页
        2.3.1 国外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第17-18页
        2.3.2 国内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第18-19页
    2.4 互联网银行的差异化分析第19-21页
3 互联网银行经营过程中风险分析第21-30页
    3.1 互联网银行风险界定第21页
    3.2 互联网银行风险特征分析第21-22页
    3.3 互联网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2-23页
    3.4 互联网银行存在的风险点第23-30页
        3.4.1 传统银行的已有风险第23-28页
        3.4.2 互联网银行的特有风险第28-30页
4 基于PEST的互联网银行风险环境分析第30-36页
    4.1 互联网银行风险政治环境第30-31页
    4.2 互联网银行风险经济环境第31-33页
    4.3 互联网银行风险社会环境第33-35页
    4.4 互联网银行风险技术环境第35-36页
5 互联网银行风险管控案例分析第36-43页
    5.1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第36-37页
        5.1.1 SFNB的借鉴之处第36-37页
        5.1.2 SFNB存在的问题和教训第37页
    5.2 新加坡星展银行第37-40页
        5.2.1 星展银行的借鉴之处第38-39页
        5.2.2 星展银行存在的问题及教训第39-40页
    5.3 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第40-42页
        5.3.1 工行电子银行的借鉴之处第40-41页
        5.3.2 工行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及教训第41-42页
    5.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6 未来展望及对策建议第43-48页
    6.1 未来展望第43页
    6.2 对策建议第43-48页
        6.2.1 国家层面第43-44页
        6.2.2 行业层面第44-45页
        6.2.3 银行层面第45-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