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结构—储能型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6-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7-35页
    1.1 选题意义第17-19页
    1.2 碳纤维及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第19-21页
        1.2.1 碳纤维的结构第19页
        1.2.2 碳纤维的特性第19-20页
        1.2.3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第20-21页
    1.3 碳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第21-24页
        1.3.1 表面氧化处理第22-23页
        1.3.2 表面涂层处理第23-24页
        1.3.3 等离子体改性第24页
    1.4 结构-储能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1.4.1 多功能聚合物基体第25页
        1.4.2 结构碳纤维电极材料第25-26页
    1.5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及研究进展第26-33页
        1.5.1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第26-27页
        1.5.2 碳电极材料研究进展第27-29页
        1.5.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分及导电机理第29-33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45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复合材料体系设计及制备第35-37页
        2.2.1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第35页
        2.2.2 聚合物体系选择及改性第35-36页
        2.2.3 碳纤维选择及表面改性第36-37页
        2.2.4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第37页
    2.3 研究技术路线第37-39页
    2.4 材料表征第39-41页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9页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9页
        2.4.3 X-射线衍射分析第39-40页
        2.4.4 氮吸附测试第40页
        2.4.5 红外光谱分析第40页
        2.4.6 热重分析第40页
        2.4.7 Boehm滴定分析第40-41页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第41-43页
        2.5.1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第41-42页
        2.5.2 循环伏安性能测试第42页
        2.5.3 线性电位扫描测试第42页
        2.5.4 交流阻抗性能测试第42-43页
        2.5.5 碳纤维电导率测试第43页
    2.6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43-45页
        2.6.1 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测试第43-44页
        2.6.2 电解质压缩强度测试第44页
        2.6.3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测试第44页
        2.6.4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测试第44-45页
第3章 多功能环氧树脂基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第45-7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环氧树脂的结构及特性第46页
    3.3 实验部分第46-47页
        3.3.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46-47页
        3.3.2 环氧树脂基凝胶电解质的制备第4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7-69页
        3.4.1 TBAPF6浓度及氧化物对电解质结晶的影响第47-52页
        3.4.2 氧化物对电解质结构的影响第52-56页
        3.4.3 组分及氧化物对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56-59页
        3.4.4 氧化物对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9-61页
        3.4.5 介孔TiO_2对电解质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1-65页
        3.4.6 氧化物对电解质热稳定性的影响第65-66页
        3.4.7 基体及氧化物对电解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3.4.8 环氧树脂电解质多功能性分析第68-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氧化改性对结构-储能型C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71-91页
    4.1 引言第71-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4页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72页
        4.2.2 活性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4.2.3 C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3-74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4-89页
        4.3.1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74-76页
        4.3.2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拉伸强度及质量损失率的影响第76-77页
        4.3.3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比表面积的影响第77-78页
        4.3.4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第78-80页
        4.3.5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导电性的影响第80-81页
        4.3.6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1-84页
        4.3.7 氧化处理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84-88页
        4.3.8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分析第88-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溶剂挥发自组装法合成介孔TiO_2第91-107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原理第91-92页
    5.3 实验部分第92-93页
        5.3.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92-93页
        5.3.2 介孔TiO_2的制备第93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3-105页
        5.4.1 介孔TiO_2组织结构分析第93-95页
        5.4.2 介孔TiO_2的广角及小角XRD分析第95-96页
        5.4.3 介孔TiO_2的N_2吸附-脱附分析第96-97页
        5.4.4 实验条件对介孔TiO_2结构及参数的影响第97-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6章 结构-储能型介孔TiO_2/C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第107-127页
    6.1 引言第107-108页
    6.2 实验部分第108-110页
        6.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108-109页
        6.2.2 介孔TiO_2/CF增强体的制备第109-110页
        6.2.3 介孔TiO_2/C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1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0-124页
        6.3.1 介孔TiO_2/CF增强体微观形貌分析第110-111页
        6.3.2 介孔TiO_2/CF增强体组成分析第111-112页
        6.3.3 热处理温度对介孔TiO_2/CF增强体的影响第112-114页
        6.3.4 负载量对介孔TiO_2/CF增强体的影响第114-116页
        6.3.5 介孔TiO_2/C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第116-119页
        6.3.6 介孔TiO_2/C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19-123页
        6.3.7 介孔TiO_2/C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分析第123-124页
    6.4 本章小结第124-127页
第7章 结构-储能型CF/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机理分析第127-133页
    7.1 引言第127页
    7.2 CF/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机理分析第127-129页
    7.3 结构-储能型CF/树脂基复合材料影响因素分析第129-131页
        7.3.1 结构电解质第130页
        7.3.2 结构碳纤维电极第130-131页
        7.3.3 界面控制第131页
    7.4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8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第133-137页
    8.1 主要结论第133-135页
    8.2 展望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运动跟踪的动态手势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发布/订阅机制的动态拓扑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