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使用权作为盗窃罪客体的必要性 | 第7-10页 |
(一) 侵害使用权的社会危害性 | 第7-8页 |
(二) 使用权刑法保护的不足 | 第8页 |
(三) 财产的使用权被盗窃行为侵害的表现形式 | 第8-10页 |
1. 所有权权能的使用权 | 第8-9页 |
2. 其他的使用权 | 第9-10页 |
二、使用权作为盗窃罪客体的可行性 | 第10-20页 |
(一) 使用权作为盗窃罪客体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1. 盗窃罪客体的理论争议 | 第10-12页 |
2. 占有说为使用权作为盗窃罪的客体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二) 实践可行性——以财产性利益作为盗窃罪的对象为切入 | 第14-20页 |
1. 财产性利益作为盗窃罪对象为使用权作为盗窃罪客体提供了可能 | 第14页 |
2. 财产性利益的含义 | 第14-15页 |
3. 财产性利益成为盗窃罪对象的正当性 | 第15-17页 |
4. 财产性利益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三、作为盗窃罪客体之使用权的完善 | 第20-23页 |
(一) 作为盗窃罪客体的使用权的界定 | 第20-21页 |
1. 使用权应当能够体现重大的经济价值 | 第20页 |
2. 使用权应当具有合法性 | 第20-21页 |
3. 使用权应当属于财产权 | 第21页 |
(二) 使用权作为盗窃罪客体的司法价值 | 第21-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