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供热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及其改进算法的供热负荷预测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 预测技术概述及趋势第15-20页
        1.2.1 预测技术概述第15-19页
        1.2.2 预测技术、方式趋势第19-20页
    1.3 供热负荷预测研究发展状态第20-22页
        1.3.1 供热负荷预测分类第20页
        1.3.2 国内外供热负荷预测研究状况第20-22页
    1.4 供热负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创新点第22-23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供热负荷预测相关因素分析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基本负荷公式第25-29页
        2.2.1 用户采暖热负荷概算公式第25-26页
        2.2.2 热网热负荷计算公式第26页
        2.2.3 热负荷显示平台第26-29页
    2.3 供热负荷相关因素分析第29-34页
        2.3.1 室外环境因素第29-30页
        2.3.2 系统内部因素第30-31页
        2.3.3 因素相关性分析第31-34页
    2.4 计量供热方式对供热负荷的影响第34-37页
    2.5 供热相关数据预处理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供热负荷预测研究第39-55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提出第39-50页
        3.2.1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39-45页
        3.2.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算法第45-48页
        3.2.3 小波分析理论第48-50页
    3.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0-53页
    3.4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求解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基于GS-KCV-SVR的供热负荷预测研究第55-69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支持向量机理论第55-62页
        4.2.1 支持向量机分类问题的基本思想与算法第55-60页
        4.2.2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本思想与算法第60-62页
    4.3 支持向量回归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4.4 交叉验证算法第63-64页
    4.5 GS-KCV-SVR在供热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第64-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基于GA-KCV-SVR和PSO-KCV-SVR的供热负荷预测研究第69-83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基于GA-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提出第69-72页
        5.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第69-70页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70-72页
    5.3 基于GA-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第72页
    5.4 基于GA-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求解第72-75页
    5.5 基于PSO-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提出第75-78页
        5.5.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思想第75页
        5.5.2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第75-78页
    5.6 基于PSO-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第78-79页
    5.7 基于PSO-KCV-SVR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求解第79-81页
    5.8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模型分析与比较第83-95页
    6.1 引言第83页
    6.2 评价原则与指标第83-84页
    6.3 算法原理的分析与比较第84-88页
        6.3.1 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第84-87页
        6.3.2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第87-88页
        6.3.3 网格搜索与启发式算法第88页
    6.4 预测精度的分析与比较第88-92页
        6.4.1 BP神经网络模型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第88-89页
        6.4.2 SVR模型与优化参数的SVR模型第89-91页
        6.4.3 六种模型的比较第91-92页
    6.5 其他方面的分析与比较第92-94页
        6.5.1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及三种优化模型的参数选择第92-93页
        6.5.2 不同模型的稳定性第93页
        6.5.3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及三种优化模型的推广性第93-94页
    6.6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9页
    7.1 结论第95-97页
    7.2 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下一篇:茶园小型微耕机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