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1.1 钴、铜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 金属分离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2.1 化学沉淀法 | 第13-15页 |
1.2.2 萃取法 | 第15-18页 |
1.2.3 液膜分离法 | 第18-20页 |
1.2.4 吸附法 | 第20-23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3-25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D418 树脂理化性质表征 | 第25-29页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2.2 实验操作 | 第25-26页 |
2.2.1 D418 树脂预处理 | 第25页 |
2.2.2 D418 树脂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2.3.1 红外光谱图 | 第26-27页 |
2.3.2 扫描电镜图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D418 树脂对 Cu/Co 的分离及富集 | 第29-51页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9-30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0-31页 |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30页 |
3.2.2 吸附实验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9页 |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31-32页 |
3.3.2 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吸附时间影响 | 第33-34页 |
3.3.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5 树脂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6 铜钴 2000/300 分离及放大实验 | 第36-42页 |
3.3.7 铜钴不同比例双组分吸附实验 | 第42-48页 |
3.3.8 D418 树脂吸附铜、钴后结构表征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超声解吸 Cu、Co、Au | 第51-74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2-53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53-56页 |
4.3.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53-54页 |
4.3.2 活性炭吸附柱的制备 | 第54页 |
4.3.3 铜饱和吸附及解吸实验 | 第54页 |
4.3.4 钴饱和吸附及解吸实验 | 第54-55页 |
4.3.5 C410 树脂对金的吸附及解吸实验 | 第55页 |
4.3.6 树脂上金含量的测定 | 第55-5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6-73页 |
4.4.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56-57页 |
4.4.2 铜、钴超声解吸的因素探讨 | 第57-65页 |
4.4.3 超声解吸后树脂再生情况 | 第65-67页 |
4.4.4 金超声解吸的因素探讨 | 第67-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