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铜离子污染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1.1.1 铜离子污染主要来源 | 第15-16页 |
1.1.2 铜离子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6-18页 |
1.2 放射性核素铀污染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1.2.1 放射性核素铀污染主要来源 | 第18-19页 |
1.2.2 放射性核素铀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3 活性炭微球的特性 | 第20-21页 |
1.4 离子印迹技术以及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第2章 铜离子印迹氨基改性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23-41页 |
2.1 材料 | 第23-24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铜离子印迹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第24页 |
2.2.2 铜离子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4页 |
2.2.3 吸附性能研究 | 第24-26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0页 |
2.3.1 铜离子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2.3.2 吸附材料的表征 | 第28-31页 |
2.3.3 吸附材料的选择 | 第31-33页 |
2.3.4 溶液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4-36页 |
2.3.6 平衡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7 铜离子印迹吸附剂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 第37-40页 |
2.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3章 钨印迹氨基改性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1-49页 |
3.1 材料 | 第41-42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2.1 钨离子印迹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第42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42页 |
3.2.3 吸附性能研究 | 第42-43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3-48页 |
3.3.1 样品表征 | 第43-45页 |
3.3.2 溶液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3.3.3 平衡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4 钨印迹吸附剂对铜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 | 第47-48页 |
3.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4章 氨基改性活性炭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9-60页 |
4.1 材料 | 第49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4.2.1 氨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第49-50页 |
4.2.2 样品表征 | 第50页 |
4.2.3 吸附性能研究 | 第50-51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51-59页 |
4.3.1 样品表征 | 第51-52页 |
4.3.2 溶液 pH 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3-56页 |
4.3.4 平衡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5 微量铀酰离子吸附研究 | 第57-58页 |
4.3.6 氨基改性吸附材料与其他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对比 | 第58-59页 |
4.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5章 硅胶包覆偶氮胂Ⅲ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0-67页 |
5.1 材料 | 第60页 |
5.1.1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5.1.2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5.2.1 偶氮胂Ⅲ包硅吸附材料制备 | 第60-61页 |
5.2.2 样品表征 | 第61页 |
5.2.3 铀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61页 |
5.2.4 吸附性能研究 | 第61-62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62-66页 |
5.3.1 样品表征 | 第62-63页 |
5.3.1.1 SEM 测定分析 | 第62页 |
5.3.1.2 TEM 测定分析 | 第62-63页 |
5.3.2 铀离子的标准曲线 | 第63-64页 |
5.3.3 pH 对吸附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4 平衡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 结论 | 第66-67页 |
第6章 全文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