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引言第5-7页
一 、英美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第7-11页
 (一) 预期违约制度的概念、类型及理论基础第7-8页
  1. 概念及类型.第7页
  2. 理论基础第7-8页
 (二) 预期违约制度的确立第8-9页
 (三) 预期违约制度的发展第9-11页
二、CISG 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第11-15页
 (一) 非根本性预期违约第11-12页
 (二) 根本性预期违约第12-13页
 (三) CISG 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法预期违约理论的比较第13-15页
  1. 预期违约的分类不同第13页
  2. 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不同第13页
  3. 预期违约的判断标准不同第13-14页
  4. 预期违约的救济方式不同第14-15页
三、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第15-22页
 (一) 我国预期违约的类型第15-17页
  1. 是否包括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两种类型第15-16页
  2. 预期拒绝履行中是否包括明示和默示预期违约两种第16-17页
 (二) 与英美法中预期违约的比较第17-18页
  1. 默示预期违约的适用范围不同第17页
  2. 法律构成要件不同第17页
  3. 救济方式不同第17-18页
  4. 违约判断标准不同第18页
 (三) 与CISG 中预期违约的比较.第18-19页
  1. 篇章结构差异第18页
  2. 预期违约的分类差异第18-19页
  3. 判断标准差异第19页
  4. 救济措施差异第19页
 (四)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第19-22页
参考文献第22-24页
致谢第24页

论文共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诉讼离婚标准研究
下一篇: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