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重—红外—质谱技术的煤热解产物定量分析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煤热解过程及研究手段 | 第10-12页 |
1.3 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气体产物定量研究 | 第12-13页 |
1.3.2 烃类产物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含硫气态产物研究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TG-FTIR-MS实验装置及标定介绍 | 第16-31页 |
2.1 TG-FTIR-MS实验装置 | 第16-21页 |
2.1.1 同步热分析仪 | 第16-17页 |
2.1.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第17-19页 |
2.1.3 四级杆质谱仪 | 第19-20页 |
2.1.4 TG-FTIR-MS联用 | 第20-21页 |
2.2 标定方法及原理 | 第21-23页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2.4 TG-FTIR标定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2.4.1 载气流量 | 第24-25页 |
2.4.2 热重炉温 | 第25-26页 |
2.4.3 FTIR分辨率 | 第26-27页 |
2.4.4 FTIR扫描次数 | 第27-29页 |
2.5 实验煤样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煤热解小分子气体定量 | 第31-5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神华混煤定量结果 | 第31-37页 |
3.2.1 CO_2及CH_4定量 | 第32-34页 |
3.2.2 CO及H_2O定量 | 第34-37页 |
3.3 煤热解TG-FTIR-MS分析 | 第37-41页 |
3.3.1 热重曲线分析 | 第37-39页 |
3.3.2 红外分析 | 第39-40页 |
3.3.3 质谱分析 | 第40-41页 |
3.4 小分子气体产物定量分析 | 第41-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燃热解烃类气体产物分析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不同工况烃类析出规律分析 | 第51-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燃煤过程硫化物及含碳颗粒物分析 | 第60-73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含硫气体产物析出 | 第60-68页 |
5.3 含碳颗粒浓度估算 | 第68-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3-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74-75页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
参与项目的经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