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银行从事保险业务利弊分析 | 第10-13页 |
一、银行从事保险业务的优势 | 第10-11页 |
二、银行从事保险业务的风险 | 第11-13页 |
第二部分 银行保险模式的比较 | 第13-16页 |
一、银行代理模式 | 第13页 |
二、战略伙伴关系模式 | 第13页 |
三、合资公司模式 | 第13页 |
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第13-14页 |
五、四种模式的比较 | 第14-16页 |
第三部分 我国银行保险的模式选择 | 第16-19页 |
一、影响银行保险模式选择的因素 | 第16页 |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三、我国银行保险应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第17-18页 |
四、我国现有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第四部分 我国银行保险的监管法律制度构建一 加强对我国现行银行保险模式的法律监管 | 第19-21页 |
一、完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 第19-20页 |
二、加强银监会、保监会的联合协调监督 | 第20-21页 |
第五部分 我国银行保险的监管法律制度构建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规制及监管体制转变 | 第21-26页 |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规制 | 第21-23页 |
二、机构型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 | 第23-24页 |
三、改革金融控股集团外部监管体制 | 第24-26页 |
第六部分 我国银行保险的监管法律制度构建三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 第26-32页 |
一、金融“防火墙”制度 | 第26-27页 |
二、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制度 | 第27-28页 |
三、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监管制度 | 第28-29页 |
四、信息披露制度 | 第29-30页 |
五、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