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外租金补贴现状分析 | 第20-39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2.1.3 文献评述 | 第26-2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2.1 公平分配理论 | 第27-28页 |
2.2.2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8页 |
2.2.3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第28-29页 |
2.2.4 住房市场失灵理论 | 第29-30页 |
2.3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租金补贴现状研究 | 第30-39页 |
2.3.1 德国的租金补贴现状 | 第30-33页 |
2.3.2 美国的租金补贴现状 | 第33-35页 |
2.3.3 英国的租金补贴现状 | 第35-36页 |
2.3.4 国外租金补贴模式比较 | 第36页 |
2.3.5 启示 | 第36-39页 |
第3章 住房保障配租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39-47页 |
3.1 我国住房保障运行体系现状分析 | 第39-40页 |
3.1.1 住房保障体系现状 | 第39-40页 |
3.1.2 配租方式选择现状 | 第40页 |
3.2 租金补贴与实物补贴的比较 | 第40-45页 |
3.2.1 效用层面 | 第41-42页 |
3.2.2 财政成本层面 | 第42-43页 |
3.2.3 社会层面 | 第43-44页 |
3.2.4 租金补贴与实物配租优缺点总结 | 第44-45页 |
3.3 住房保障配租方式的确定 | 第45-47页 |
3.3.1 配租方式的国外经验 | 第45页 |
3.3.2 我国配租方式的确定 | 第45-47页 |
第4章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公平市场租金的确定 | 第47-65页 |
4.1 公平市场租金的定义 | 第47页 |
4.1.1 相关概念 | 第47页 |
4.1.2 公平市场租金确定的目的 | 第47页 |
4.2 调查研究区域划分 | 第47-50页 |
4.2.1 研究区域 | 第47-48页 |
4.2.2 调研区域 | 第48-50页 |
4.3 实证数据来源 | 第50-52页 |
4.3.1 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50页 |
4.3.2 变量数据的获得 | 第50-52页 |
4.4 数据分析 | 第52-60页 |
4.4.1 数据量化 | 第52-55页 |
4.4.2 模型的选取 | 第55-56页 |
4.4.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56-59页 |
4.4.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4.5 公平市场单位租金的计算与调整 | 第60-65页 |
4.5.1 标准样本房屋的设定 | 第60-61页 |
4.5.2 样本数据的修正 | 第61-62页 |
4.5.3 公平市场单位租金的计算 | 第62-63页 |
4.5.4 公平市场单位租金的调整 | 第63-65页 |
第5章 住房租金补贴保障对象及补贴数额的确定 | 第65-82页 |
5.1 住房保障租金补贴的原则 | 第65页 |
5.2 配租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确定——以南京为例 | 第65-74页 |
5.2.1 租房支付能力的定义 | 第67页 |
5.2.2 租房支付能力的理论基础与测算模型 | 第67-69页 |
5.2.3 城镇居民租房支付能力测算分析 | 第69-72页 |
5.2.4 租金补贴住房保障对象收入线测算 | 第72-74页 |
5.3 租金补贴额度的确定 | 第74-80页 |
5.3.1 租金补贴额度计算方法的设计 | 第75-77页 |
5.3.2 租金补贴额度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77-79页 |
5.3.3 租金补贴额度计算模型的实例测算——以南京市为例 | 第79-80页 |
5.4 租金补贴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 第80-82页 |
5.4.1 租金补贴经济效应分析 | 第80-81页 |
5.4.2 租金补贴社会效应分析 | 第81-82页 |
第6章 租金补贴的方式、流程、保障措施分析 | 第82-91页 |
6.1 租金补贴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82-84页 |
6.1.1 补贴发放方式的比较 | 第82-83页 |
6.1.2 租金补贴方式的选择 | 第83-84页 |
6.2 租金补贴流程设计与分析 | 第84-87页 |
6.2.1 租金补贴流程设计 | 第84-86页 |
6.2.2 租金补贴流程要点分析 | 第86-87页 |
6.3 租金补贴实施保障措施分析 | 第87-91页 |
6.3.1 确定租金补贴房源 | 第87-88页 |
6.3.2 建立租金补贴资金来源机制 | 第88-89页 |
6.3.3 建立租金补贴保障对象甄别机制 | 第89-9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4页 |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91-92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2-94页 |
7.2.1 研究的不足 | 第92页 |
7.2.2 进一步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 | 第100-10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第100-101页 |
附录2 住宅房屋租赁租金调查表 | 第101-102页 |
附录3 南京市185个租赁小区实地调查数据 | 第102-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