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英文摘要第11页
引言第12-13页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概述第13-18页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第13-16页
        1、公平正义理念第13-14页
        2、权力制衡理论第14-15页
        3、宪法和法律依据第15-16页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性质第16-18页
        1、合法性第17页
        2、独立性第17页
        3、保障性第17-18页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8-22页
    (一) 我国现有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第18-19页
        1、探索开展阶段第18页
        2、试点阶段第18-19页
        3、依法全面开展阶段第19页
    (二) 国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简介第19-20页
        1、俄罗斯第19页
        2、法国第19-20页
        3、美国第20页
        4、德国第20页
    (三) 国外立法例的启示第20-22页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问题第22-26页
    (一) 民事执行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执行问题频发第22页
        2、执法环境差第22页
        3、法院违法执行、执法不公第22页
        4、民事执行监督不力第22-23页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1、工作规范性程度不高第23-24页
        2、执行监督工作开展不力第24页
        3、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第24-25页
        4、缺乏强制性手段第25-26页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构建第26-35页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第26-27页
        1、监督违法行为原则第26页
        2、事后监督原则第26页
        3、谦抑性原则第26-27页
        4、讲究效率原则第27页
    (二) 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启动第27-28页
        1、申请人申请第27页
        2、依职权发现第27页
        3、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其他机关转办第27-28页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第28-30页
        1、对执行文书的监督第28页
        2、对执行行为的监督第28-30页
    (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第30-32页
        1、检察建议第30-31页
        2、抗诉第31页
        3、纠正违法通知书第31页
        4、类案监督第31页
        5、现场监督第31-32页
        6、移交犯罪线索第32页
    (五)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第32-35页
        1、受理第32页
        2、管辖第32-33页
        3、时限第33页
        4、审查第33-34页
        5、结案第34-35页
五、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工作方法第35-37页
    (一) 调查权第35页
    (二) 追溯裁判第35页
    (三) 和解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件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强制执行中制裁措施的不足与改进
下一篇:超微弱发光检测系统的搭建及其在中药药性判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