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财务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 第11页 |
1.4 财务公司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财务公司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2 国内财务公司信贷体系建设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3 国内财务公司风险防范的研究 | 第13页 |
1.5 有关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1.5.1 信贷风险管理 | 第13-17页 |
1.5.2 资产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1.5.3 信贷风险管控系统 | 第19-20页 |
1.5.4 德尔菲法 | 第20-21页 |
1.6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A财 务公司以及我国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情况 | 第23-35页 |
2.1 A财 务公司发展现状 | 第23-31页 |
2.1.1 A财 务公司情况介绍 | 第23页 |
2.1.2 A财 务公司信用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2.1.3 A财 务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介绍 | 第25-31页 |
2.2 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情况 | 第31-34页 |
2.2.1 传统贷款业务 | 第31-33页 |
2.2.2 其他业务 | 第33页 |
2.2.3 不良贷款情况 | 第33-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A财 务公司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 第35-44页 |
3.1 A财 务公司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 第35-40页 |
3.1.1 授信风险 | 第35-36页 |
3.1.2 利率风险 | 第36-38页 |
3.1.3 组织风险 | 第38-39页 |
3.1.4 信用风险 | 第39页 |
3.1.5 流动性风险 | 第39页 |
3.1.6 决策风险 | 第39-40页 |
3.1.7 人力资源风险 | 第40页 |
3.2 导致A财 务公司信贷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3.2.1 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不完善 | 第40-41页 |
3.2.2 风险管理体系与文化缺失 | 第41-42页 |
3.2.3 风险缓释能力不足 | 第42页 |
3.2.4 管理层风险偏好不一致 | 第42页 |
3.2.5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改善A财 务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 第44-51页 |
4.1 完善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 | 第44-46页 |
4.1.1 完善业务流程框架 | 第44-45页 |
4.1.2 完善业务制度 | 第45页 |
4.1.3 增加信贷风险控制层次 | 第45-46页 |
4.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 | 第46-48页 |
4.2.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4.2.2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 | 第47-48页 |
4.3 提高风险缓释水平 | 第48-50页 |
4.3.1 重视资产组合管理并提升风险缓释能力 | 第48-49页 |
4.3.2 重视资产证券化并完善风险缓释手段 | 第49-50页 |
4.4 完善业绩考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 第50页 |
4.4.1 完善业绩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50页 |
4.4.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客户S公 司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第51-61页 |
5.1 授信业务优化调整策略 | 第51-57页 |
5.1.1 A财 务公司现有授信打分体系 | 第51-52页 |
5.1.2 授信评级优化方案 | 第52-57页 |
5.2 利率政策优化调整策略 | 第57-58页 |
5.2.1 利率优化方案 | 第57-58页 |
5.2.2 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 | 第58页 |
5.3 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风险管理水平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