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设备基础隔震的主子耦合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主子耦合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理论研究第10-13页
        1.2.2 试验研究第13-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隔震装置与隔震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5-25页
    2.1 隔震装置的基本特性第15-16页
    2.2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第16-19页
        2.2.1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第16页
        2.2.2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性能第16-17页
        2.2.3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水平性能第17-18页
        2.2.4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分析模型第18-19页
    2.3 隔震系统的一般特性第19-23页
        2.3.1 隔震系统的地震响应第19-20页
        2.3.2 隔震系统的参数第20-23页
    2.4 隔震系统的分析方法第23-25页
        2.4.1 地震反应控制法第23页
        2.4.2 地震动力时程分析法第23-25页
3 地震动力响应及参数分析第25-45页
    3.1 串联双自由度体系动力分析第25-27页
        3.1.1 串联双自由度体系动力分析模型第25-26页
        3.1.2 串联双自由度体系动力反应分析第26-27页
    3.2 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分析第27-29页
        3.2.1 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分析模型第27-28页
        3.2.2 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反应分析第28-29页
    3.3 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参数分析第29-34页
    3.4 随机地震作用下的参数分析第34-40页
    3.5 参数优化第40-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设备基础隔震的主子耦合系统有限元分析第45-77页
    4.1 工程概况第45-46页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4.2.1 有限元模型单元选取第46-47页
        4.2.2 有限元模型第47-48页
    4.3 模态分析第48-53页
        4.3.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49-50页
        4.3.2 模态分析方法第50页
        4.3.3 耦合系统模态分析第50-53页
    4.4 时程分析第53-76页
        4.4.1 时程分析的基本概念第53-54页
        4.4.2 输入地震波的选取第54-55页
        4.4.3 多遇地震下的时程计算结果第55-66页
        4.4.4 罕遇地震下的时程计算结果第66-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
下一篇:高速公路事故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