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采用的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3 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 第15-16页 |
1.3.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专利价值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2页 |
2.1 专利价值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专利的概念和特点 | 第17页 |
2.1.2 专利价值的概述与界定 | 第17-18页 |
2.1.3 新药专利价值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3 新药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3.1 法律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3.2 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2.3.3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比较 | 第22-32页 |
3.1 传统评估方法介绍 | 第22-26页 |
3.1.1 成本法 | 第22-23页 |
3.1.2 市场法 | 第23-24页 |
3.1.3 收益法 | 第24-25页 |
3.1.4 实物期权法 | 第25-26页 |
3.2 传统评估方法的比较 | 第26-27页 |
3.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收益法 | 第27-32页 |
3.3.1 收益法评估改进思路 | 第27-28页 |
3.3.2 基于生命折线或阶段性指标的剩余寿命分析 | 第28-29页 |
3.3.3 动态分成率分析 | 第29-30页 |
3.3.4 动态折现率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评估上海凯宝购买的新药专利价值 | 第32-49页 |
4.1 上海凯宝的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4.1.1 上海凯宝的简介 | 第32-33页 |
4.1.2 专利技术材料 | 第33页 |
4.1.3 新药专利经济及市场前景分析 | 第33-34页 |
4.2 传统收益法评估新药专利价值 | 第34-44页 |
4.2.1 评估方法的使用过程 | 第34-43页 |
4.2.2 评估方法中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4.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收益法评估新药专利价值 | 第44-49页 |
4.3.1 Life-table对剩余寿命的确定 | 第44-46页 |
4.3.2 动态分成率的确定 | 第46-47页 |
4.3.3 动态折现率的确定 | 第47页 |
4.3.4 评估结论 | 第47页 |
4.3.5 改进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4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5.3.1 研究的不足 | 第50页 |
5.3.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