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一、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原因 | 第14-18页 |
(一)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二)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现实原因 | 第16-18页 |
1、遵义会议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 第16-17页 |
2、抗战之初党的大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 第17页 |
3、陕甘宁边区长期稳定的局部执政带来的新挑战 | 第17页 |
4、陕甘宁边区困难局面的出现 | 第17-18页 |
二、延安时期中共对从严治党的实践 | 第18-24页 |
(一)延安时期从严治党以“严”为基础 | 第18-22页 |
1、严格党员要求 | 第19页 |
2、严明党的纪律 | 第19-20页 |
3、严肃党的作风 | 第20页 |
4、严惩党内腐败 | 第20-21页 |
5、坚持严宽相济 | 第21-22页 |
(二)延安时期从严治党以“治”为关键 | 第22-24页 |
1、强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和学习 | 第22页 |
2、开展整风运动 | 第22-23页 |
3、培育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 | 第23页 |
4、从严处理违法乱纪共产党员 | 第23-24页 |
三、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路径 | 第24-29页 |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 | 第24-26页 |
(二)坚定推进伟大事业的正确政治方向 | 第26-27页 |
(三)培养一支干净、正直、担当的干部队伍 | 第27-29页 |
1、严格干部任用选拔标准 | 第27页 |
2、严格干部管理制度 | 第27-28页 |
3、实施干部学习制度 | 第28-29页 |
四、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历史作用 | 第29-32页 |
(一)推动了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 第29页 |
(二)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 第29-30页 |
(三)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新风 | 第30-31页 |
(四)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 第31-32页 |
五、延安时期从严治党对当前党建工作的启示 | 第32-38页 |
(一)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从严治党的首位 | 第32-34页 |
(二)从严管理党员干部 | 第34页 |
(三)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 | 第34-35页 |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第35-36页 |
(五)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