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艺术评论、欣赏论文

消费时代:岳敏君“新偶像”艺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6页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4页
        2.1 消费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审美文化的相关讨论第12页
        2.2 偶像文化、大众文化与艺术关系的相关讨论第12-13页
        2.3 有关艺术与商业的相关讨论第13页
        2.4 中国当代艺术史及与岳敏君相关的书籍、学术讨论、随笔及访谈资料第13-14页
    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4-16页
        3.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3.2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5页
        3.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一、消费偶像:消费时代的“造神术”第16-25页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化进程第16-19页
        1.1 后工业——第三产业时代的到来第17页
        1.2 媒介文本的转变——审美大众化第17-18页
        1.3 消费偶像——成功的认同第18-19页
    2. 消费偶像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潮流第19-21页
        2.1 禁锢的挣脱第19-20页
        2.2 艺术家商品意识的构建第20页
        2.3 艺术语言——个人品牌的代言第20-21页
    3. 岳敏君消费时代下的“新”追求第21-25页
        3.1 岳敏君对崇高性的“放弃”第22-23页
        3.2 岳敏君对“新”的迷狂第23-25页
二、“新偶像”创作是消费时代下的自觉第25-33页
    1. 构建“新偶像”——与商业化的“联姻”第25-28页
        1.1 《轰轰》——破坏与颠覆第26-27页
        1.2 从《狂笑》到《大狂笑》——“自我形象”品牌的构建第27-28页
    2. “新偶像”作品——与流行文化的共谋第28-33页
        2.1 “波普”到“玩世”——创作心态的转变第29-31页
        2.2 作品的“原子化”——大众化进程第31-33页
三、“新偶像”的反讽是消费时代的“驱神术”第33-45页
    1. 以“低俗”消解消费偶像的“高尚”第34-38页
        1.1 艳俗的反讽力量第36页
        1.2 戏仿时期的“改写”与“降格”——《名画》系列创作第36-38页
    2. 以“无价值”消解消费偶像的“价值”第38-41页
        2.1 对偶像价值的反讽——《处理》系列第39-40页
        2.2 重复的力量——现代兵马俑第40-41页
    3. 以“无创造”消解消费偶像的“创造”第41-45页
        3.1 “自我认证”到“集体认证”第42-43页
        3.2 雕塑,装置作品——后奥若蒂克式的升华第43-45页
四、对岳敏君“新偶像”艺术创作的反思第45-48页
    1. 在消费偶像环境下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商业价值尺度第45-46页
    2. 在消费时代下重寻中国当代艺术“新”价值支点第46-47页
    3. 如何利用消费时代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突变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动APP及其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效果研究
下一篇:中外版画藏书票比较研究兼谈本人毕业创作中的版画藏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