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泵站管道耦联振动特性与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梯级泵站管道振动问题 | 第13-14页 |
1.4 管道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振动理论研究 | 第14页 |
1.4.2 管道振动研究 | 第14-15页 |
1.4.3 模态辨识研究 | 第15-16页 |
1.4.4 管道减振控制研究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管道振动现场测试及原因分析 | 第19-25页 |
2.1 工程简介 | 第19-20页 |
2.2 管道振动背景 | 第20-21页 |
2.3 管道原型观测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管道振动特征信息提取与模态辨识 | 第25-51页 |
3.1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5-29页 |
3.1.1 小波变化 | 第25-28页 |
3.1.2 小波阈值降噪 | 第28-29页 |
3.2 Hilbert-Huang变换 | 第29-32页 |
3.2.1 Hilbert-Huang变换介绍 | 第29-30页 |
3.2.2 经验模态分解 | 第30-32页 |
3.3 小波阈值-EMD联合滤波 | 第32-36页 |
3.3.1 小波阈值-EMD联合滤波思想 | 第32页 |
3.3.2 小波阈值-EMD联合滤波流程 | 第32-36页 |
3.4 信号仿真分析 | 第36-40页 |
3.4.1 构造仿真信号 | 第36-37页 |
3.4.2 小波阈值-EMD参数选择 | 第37-38页 |
3.4.3 结果对比 | 第38-40页 |
3.5 工作模态辨识 | 第40-42页 |
3.5.1 自然激励技术 | 第40-41页 |
3.5.2 HHT模态辨识 | 第41页 |
3.5.3 基于奇异熵理论的模态定阶 | 第41-42页 |
3.6 流固耦合有限元 | 第42-45页 |
3.6.1 附加质量法 | 第42-43页 |
3.6.2 流固耦合法 | 第43-45页 |
3.7 工程实例应用 | 第45-49页 |
3.7.1 管道测点布置 | 第45页 |
3.7.2 管道工作模态辨识 | 第45-4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管道振动振源分析 | 第51-63页 |
4.1 管道振源组成 | 第51-54页 |
4.1.1 振源理论分析 | 第51页 |
4.1.2 振源组成理论计算 | 第51-54页 |
4.1.3 振源组成 | 第54页 |
4.2 各动荷载对管道结构影响 | 第54-61页 |
4.2.1 主要测点振动峰值各分频比重 | 第54-58页 |
4.2.2 各工况下分频振动能量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管道振动控制及减振措施 | 第63-77页 |
5.1 振动控制理论 | 第63-67页 |
5.1.1 被动控制 | 第63-65页 |
5.1.2 主动控制 | 第65-66页 |
5.1.3 半主动控制 | 第66-67页 |
5.2 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原理 | 第67-70页 |
5.2.1 TMD组成及减振原理 | 第67-69页 |
5.2.2 TMD参数优化 | 第69-70页 |
5.3 TMD减振系统有限元仿真 | 第70-76页 |
5.3.1 管道仿真模型建立 | 第70页 |
5.3.2 TMD参数设计 | 第70-71页 |
5.3.3 TMD方案选择 | 第71-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加的科研情况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