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逆变器波形控制重要性 | 第11页 |
1.3 逆变器波形控制方法概述 | 第11-14页 |
1.3.1 基于瞬时的控制方法 | 第11-13页 |
1.3.2 基于周期的控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单相逆变器的建模与分析 | 第16-28页 |
2.1 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16-18页 |
2.2 单相逆变器的输出滤波器 | 第18-20页 |
2.3 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的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2.3.1 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影响 | 第21页 |
2.3.2 逆变器带非线性负载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逆变器的SPWM调制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4 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单相逆变器的控制器仿真设计 | 第28-58页 |
3.1 单相逆变器重复控制器的仿真设计 | 第28-43页 |
3.1.1 重复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28-29页 |
3.1.2 重复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29-31页 |
3.1.3 重复控制的稳定性能分析 | 第31-34页 |
3.1.4 单相逆变器的重复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 第34-41页 |
3.1.5 单相逆变器基于重复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3.2 基于重复控制的PI双闭环控制的仿真设计 | 第43-49页 |
3.2.1 PI双闭环控制器的电流内环设计 | 第44-45页 |
3.2.2 基于重复控制的PI双闭环控制设计 | 第45-47页 |
3.2.3 基于重复控制的PI双闭环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47-49页 |
3.3 基于阻抗调节的重复控制的仿真设计 | 第49-56页 |
3.3.1 极点配置的方法分析与设计 | 第49-53页 |
3.3.2 基于阻抗调节的重复控制的设计 | 第53-55页 |
3.3.3 基于阻抗调节的重复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单相逆变器的虚拟阻抗技术 | 第58-64页 |
4.1 逆变器的LC输出滤波器瞬态振荡问题 | 第58-59页 |
4.2 逆变器的虚拟阻抗实现 | 第59-62页 |
4.3 虚拟阻抗的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64-76页 |
5.1 逆变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4-65页 |
5.1.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64-65页 |
5.1.2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第65页 |
5.2 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 第65-70页 |
5.2.1 STM32F407IG简介 | 第66页 |
5.2.2 ARM的外围接口电路 | 第66-67页 |
5.2.3 模拟信号检测电路 | 第67-69页 |
5.2.4 过流保护电路 | 第69页 |
5.2.5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69-70页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70-72页 |
5.3.1 重复控制程序设计 | 第71页 |
5.3.2 基于重复控制的PI双闭环控制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5.3.3 基于阻抗调节的重复控制程序设计 | 第72页 |
5.4 实验波形 | 第72-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