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相关概念辨析与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1.2.1 共享经济概念辨析及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2 网络问答平台与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25-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3.3 独创处和新颖之处 | 第26-27页 |
1.4 共享经济理论与分答传播平台的切合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网络问答平台的类别 | 第28-32页 |
2.1 网络问答平台中的知识分享与传播 | 第28-29页 |
2.1.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 第28-29页 |
2.1.2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播 | 第29页 |
2.2 网络问答平台的四种分类 | 第29-32页 |
2.2.1 搜索引擎式互动问答平台 | 第29-30页 |
2.2.2 综合类社交知识问答社区 | 第30页 |
2.2.3 垂直类互动问答平台 | 第30-31页 |
2.2.4 网络付费语音问答平台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分答的传播机制及付费模式 | 第32-46页 |
3.1 分答概况 | 第32-36页 |
3.1.1 分答的知识付费模式 | 第33-34页 |
3.1.2 分答板块构成 | 第34-36页 |
3.2 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分答的传播机制 | 第36-41页 |
3.2.1 分答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 | 第36-38页 |
3.2.2 多层次的知识共享与传播方式并存 | 第38-41页 |
3.3 共享经济向现实经济转化 | 第41-46页 |
3.3.1 “认知盈余”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 第41-42页 |
3.3.2 知识商品化是实现“知识变现”的重要手段 | 第42-43页 |
3.3.3 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新的社会效应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分答知识共享传播机制的新特点 | 第46-51页 |
4.1 受众的精准化需求得到满足:个性化特征凸显 | 第46-47页 |
4.2 传播媒介的新颖化:语音问答重塑传播者的身份识别 | 第47页 |
4.3 传播者中的意见领袖:话语权被放大和强化 | 第47-49页 |
4.4 传播内容的权威化:PGC的潜能被充分激发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分答知识共享传播机制的问题以及建议 | 第51-57页 |
5.1 分答知识共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5.1.1 单方定价,弱化质量评估 | 第51页 |
5.1.2 六十秒语音碎片化传播,无法深度解析知识 | 第51-52页 |
5.1.3 缺乏官方背景,造成资源的局限性 | 第52-53页 |
5.1.4 娱乐化问题凸显,窥私中潜藏道德风险 | 第53页 |
5.2 针对性建议 | 第53-57页 |
5.2.1 从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角度出发 | 第53-55页 |
5.2.2 从用户角度出发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