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利率期限结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3-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 第15-22页 |
2.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第15-16页 |
2.1.1 市场预期理论 | 第15页 |
2.1.2 市场分割理论 | 第15页 |
2.1.3 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15-16页 |
2.2 利率期限结构拟合方法 | 第16-20页 |
2.2.1 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 | 第16-19页 |
2.2.2 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估计 | 第19-20页 |
2.3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 第20-22页 |
2.3.1 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的预测 | 第20-21页 |
2.3.2 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 第21-22页 |
第3章 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改进 | 第22-30页 |
3.1 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 第22-27页 |
3.1.1 静态Nelson-Siegel模型 | 第22-24页 |
3.1.2 动态Nelson-Siegel模型 | 第24-25页 |
3.1.3 两步法估计动态Nelson-Siegel模型 | 第25-27页 |
3.2 双斜率因子LSSC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3.2.1 模型改进原因 | 第27-28页 |
3.2.2 模型改进方程 | 第28-29页 |
3.2.3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29-30页 |
第4章 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拟合 | 第30-47页 |
4.1 数据的选取 | 第30-33页 |
4.1.1 国债市场的选择 | 第30-32页 |
4.1.2 估值方法及期限范围的确定 | 第32-33页 |
4.2 描述性分析 | 第33-35页 |
4.3 动态NELSON-SIEGEL模型 | 第35-37页 |
4.3.1 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4.4 双斜率因子LSSC模型 | 第37-42页 |
4.4.1 模型的构建 | 第37-38页 |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4.5 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与双斜率因子LSSC模型的比较 | 第42-46页 |
4.5.1 方程误差项方差 | 第42-43页 |
4.5.2 因子载荷 | 第43页 |
4.5.3 因子的经济含义 | 第43-44页 |
4.5.4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47-61页 |
5.1 变量的选取 | 第47-49页 |
5.1.1 利率期限结构三因子的选取 | 第47页 |
5.1.2 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 | 第47-49页 |
5.2 VAR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5.3 模型的检验 | 第49-60页 |
5.3.1 平稳性检验 | 第49-50页 |
5.3.2 滞后期选择与单位圆检验 | 第50-52页 |
5.3.3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52-53页 |
5.3.4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53-54页 |
5.3.5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4-56页 |
5.3.6 方差分解 | 第56-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