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铁、锰、钴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污染物去除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3页
    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以及危害第17-22页
        1.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第17-22页
    1.2 几种污染物治理技术现状第22-25页
        1.2.1 砷污染治理技术现状第22-23页
        1.2.2 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现状第23-24页
        1.2.3 油水分离方法第24-25页
    1.3 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5-31页
        1.3.1 新型砷去除复合材料第25-28页
        1.3.2 磷酸盐去除复合材料第28页
        1.3.3 油水分离材料第28-31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页
        1.4.2 研究的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铁掺杂二氧化锰微纳空心球制备及其对磷酸盐的去除第33-53页
    2.1 前言第33-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37页
        2.2.1 试剂第34页
        2.2.2 材料合成第34-35页
        2.2.3 材料表征第35页
        2.2.4 吸附实验第35-36页
        2.2.5 吸附计算模型第36-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52页
        2.3.1 材料结构分析第37-39页
        2.3.2 材料形貌分析第39-43页
        2.3.3 磷酸盐吸附第43-49页
        2.3.4 磷酸盐去除机理第49-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铁掺杂二氧化锰微纳分级结构材料对As(Ⅲ)氧化与去除研究第53-63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3.2.1 试剂第54页
        3.2.2 材料合成第54页
        3.2.3 材料表征第54页
        3.2.4 吸附实验第54-5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3.3.1 形貌及结构表征第55-56页
        3.3.2 As(Ⅲ)的吸附与氧化第56-60页
        3.3.3 As(Ⅲ)的吸附机理第60-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β-FeOOH纳米棒/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砷去除研究第63-77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5页
        4.2.1 试剂第64页
        4.2.2 泡沫炭制备第64页
        4.2.3 三维大孔β-FeOOH纳米棒/泡沫炭复合材料制备第64页
        4.2.4 表征第64页
        4.2.5 吸附实验第64-6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5-75页
        4.3.1 形貌及结构表征第65-68页
        4.3.2 吸附动力学第68-69页
        4.3.3 吸附等温线第69-71页
        4.3.4 pH值影响第71页
        4.3.5 干扰阴离子对砷吸附影响第71-72页
        4.3.6 吸附剂再生循环第72页
        4.3.7 砷的吸附机制第72-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Fe_3O_4-氧化石墨烯/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As(Ⅲ)的去除研究第77-89页
    5.1 前言第77-78页
    5.2 实验部分第78-79页
        5.2.1 试剂第78页
        5.2.2 三维大孔Fe_3O_4-氧化石墨烯/泡沫炭复合材料制备第78页
        5.2.3 表征第78页
        5.2.4 吸附实验第78-7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9-88页
        5.3.1 形貌及结构表征第79-80页
        5.3.2 吸附动力学第80-83页
        5.3.3 吸附等温线第83-84页
        5.3.4 pH值影响第84-85页
        5.3.5 干扰离子对砷吸附影响第85-86页
        5.3.6 吸附剂再生循环第86-87页
        5.3.7 砷的吸附机制第87-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Co@C/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第89-99页
    6.1 前言第89-90页
    6.2 实验部分第90-91页
        6.2.1 试剂第90页
        6.2.2 泡沫炭制备第90页
        6.2.3 钴基有机金属框架/泡沫炭复合材料制备第90页
        6.2.4 Co@C/泡沫炭复合材料制备第90页
        6.2.5 表征第90页
        6.2.6 油水分离实验第90-9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1-97页
    6.4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1页
    7.1 论文总结第99页
    7.2 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铈铁氧化物—贵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选择催化加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