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miRNAs及其靶标的鉴定和GhmiR157a/GhSPL10功能分析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2页
    1.1 植物体细胞再生研究进展第14-20页
        1.1.1 植物体细胞再生简介第14页
        1.1.2 植物再生的分子机制第14-19页
        1.1.3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 植物microRNAs的研究进展第20-36页
        1.2.1 植物miRNAs的动态合成第20-26页
        1.2.2 植物miRNAs的调控机理第26-28页
        1.2.3 MIR基因的进化第28-29页
        1.2.4 植物miRNAs的生物学功能第29-35页
        1.2.5 植物小RNA及其靶标的研究方法第35-36页
    1.3 miR156及其靶标基因功能研究进展第36-41页
        1.3.1 miR156/SPLs调控发育转换和开花第37-38页
        1.3.2 miR156/SPLs调控生殖器官和果实发育,以及谷物产量第38-39页
        1.3.3 miR156/SPLs调控叶片异质性第39页
        1.3.4 miR156/SPLs调控表皮毛和侧根发生第39-40页
        1.3.5 miR156/SPLs参与调控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逆境响应第40页
        1.3.6 miR156/SPLs参与植物再生调控第40-41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1-42页
第二章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miRNAs及靶标的鉴定与分析第42-65页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2-44页
        2.1.1 实验材料第42页
        2.1.2 实验方法第42-44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62页
        2.2.1 小RNA的注释与序列特性分析第44-46页
        2.2.2 保守和新miRNAs的鉴定第46-51页
        2.2.3 miRNAs在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1-52页
        2.2.4 miRNA靶标的鉴定第52-55页
        2.2.5 tas3-siRNAs及其靶标的鉴定第55-57页
        2.2.6 小RNA靶标的 5’ RACE验证第57-60页
        2.2.7 靶标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0-61页
        2.2.8 靶标与对应miRNAs的表达模式负相关性分析第61-62页
    2.3 讨论第62-65页
第三章 GhmiR157a/GhSPL10在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功能分析第65-94页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5-69页
        3.1.1 实验材料第65页
        3.1.2 实验方法第65-69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90页
        3.2.1 靶标SPLs的进化树和保守结构域分析第69-70页
        3.2.2 Ghmi R157a和靶标GhSPL10在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第70-72页
        3.2.3 Ghmi R157a和GhSPL10超表达影响幼苗生长、愈伤增殖和胚性再分化..59第72-76页
        3.2.4 RNA seqencing分析GhSPL10超表达系中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信号路径的变化第76-81页
        3.2.5 类黄酮的过量积累部分解释了GhSPL10超表达系中幼苗表型和愈伤增殖表型第81-85页
        3.2.6 乙烯信号的增强部分造成GhSPL10超表达系中类黄酮的过量积累第85-90页
    3.3 讨论第90-94页
        3.3.1 GhSPL10超表达导致多个非靶标SPLs的协同上调表达第90页
        3.3.2 类黄酮积累影响愈伤增殖,并且可能是导致GhSPL10超表达系胚性再分化提前的原因第90-91页
        3.3.3 乙烯信号路径对愈伤起始和增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91页
        3.3.4 GhSPL10超表达系中乙烯介导的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增加是造成愈伤增殖变快的主要原因第91-94页
参考文献第94-120页
附录第120-140页
    附录1 已知miRNAs前体信息。第120-121页
    附录2 预测的已知miRNAs前体结构。第121-122页
    附录3 预测的新miRNAs前体结构。第122-123页
    附录4 通过降解组测序鉴定的CK中可能的miRNAs靶标。第123-131页
    附录5 通过降解组测序鉴定的EC中可能的miRNAs靶标。第131-137页
    附录6 本研究所用引物。第137-139页
    附录7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黑盲蝽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甜菜夜蛾中肠Cry1Ac/Cry2Aa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