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疟疾媒介 | 第12-13页 |
1.1.2 淋巴丝虫病媒介研究 | 第13页 |
1.1.3 登革热媒介 | 第13-14页 |
1.1.4 流行性乙性脑炎(JE)媒介 | 第14页 |
1.2 媒介蚊虫的防控 | 第14-15页 |
1.3 昆虫的嗅觉机制 | 第15-18页 |
1.4 昆虫的气味受体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6 主要研究路线 | 第21-22页 |
1.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2.2 中华按蚊ORs基因的鉴定 | 第23页 |
2.3 中华按蚊ORs的命名和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 | 第23-24页 |
2.4 中华按蚊ORs的理化性质预测分析 | 第24页 |
2.5 中华按蚊ORs的基因结构及Scaffold分布 | 第24页 |
2.6 中华按蚊ORs的系统发生分析 | 第24页 |
2.7 中华按蚊ORs的同义替换与非同义替换 | 第24-25页 |
2.8 中华按蚊ORs的在嗅觉相关组织的表达 | 第25-30页 |
2.8.1 供试昆虫 | 第25页 |
2.8.2 样品收集 | 第25页 |
2.8.3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2.8.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8.5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制备 | 第26-27页 |
2.8.6 半定量RT-PCR引物设计及条件优化 | 第27-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9页 |
3.1 中华按蚊ORs的鉴定和命名 | 第30-33页 |
3.2 中华按蚊ORs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 | 第33-35页 |
3.3 中华按蚊ORs的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35-39页 |
3.4 中华按蚊ORs的基因结构及Scaffold分布 | 第39-41页 |
3.5 中华按蚊ORs的系统发生分析 | 第41-43页 |
3.6 中华按蚊ORs同义替换与非同义替换 | 第43页 |
3.7 中华按蚊OR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43-49页 |
4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
附录 B:中华按蚊与冈比亚按蚊气味受体 ORs 聚类分析 | 第59-60页 |
附录 C:中华按蚊 AsORs 基因两两比对部分结果 | 第60-61页 |
附录 D:8 个物种间高度保守的 ORs 基因结构 | 第61-62页 |
附录 E:中华按蚊 AsORs 基因大小及分子式 | 第62-63页 |
附录 F:AsOR7 蛋白质跨膜结构示意图 | 第63-64页 |
附录 G:中华按蚊AsORs motif logo | 第64-65页 |
附录 H:中华按蚊 AsORs 外显子数目和内含子大小分析 | 第65-66页 |
附录 I:中华按蚊 AsORs 基因外显子数目及大小 | 第66-68页 |
附录 J:中华按蚊 AsORs 基因内含子大小 | 第68-70页 |
附录 K:中华按蚊 AsORs 基因结构分析 | 第70-71页 |
附录 L: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 ORs 基因位置信息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