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结构设计和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电动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电动车减速器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减速器传动机构设计与分析 | 第18-26页 |
2.1 概述 | 第18-19页 |
2.2 齿轮元件的设计与分析 | 第19-23页 |
2.2.1 减速箱的速比选择 | 第19-20页 |
2.2.2 减速箱齿轮参数的确定 | 第20-23页 |
2.3 其它元件的设计与分析 | 第23-25页 |
2.3.1 减速箱轴承参数的确定 | 第23页 |
2.3.2 轴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2.3.3 花键参数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ROMAX的减速器传动机构性能分析 | 第26-70页 |
3.1 概述 | 第26页 |
3.2 传动机构有限元模型 | 第26-30页 |
3.2.1 Romax传动模型 | 第26-27页 |
3.2.2 有限元模型 | 第27-28页 |
3.2.3 载荷谱 | 第28-30页 |
3.3 疲劳强度分析 | 第30-56页 |
3.3.1 齿轮评价结果 | 第30-31页 |
3.3.2 轴承评价结果 | 第31-41页 |
3.3.3 花键评价结果 | 第41-43页 |
3.3.4 各工况下齿轮轴分析 | 第43-50页 |
3.3.5 齿轮啮合错位量计算 | 第50-52页 |
3.3.6 传递误差 | 第52-56页 |
3.4 齿轮修形分析 | 第56-65页 |
3.4.1 齿向修形 | 第57-58页 |
3.4.2 齿形修形 | 第58-59页 |
3.4.3 齿轮修形后的传递误差 | 第59-65页 |
3.4.4 修形后齿轮评价结果 | 第65页 |
3.5 驻车系统有限元分析 | 第65-69页 |
3.5.1 网格划分 | 第66页 |
3.5.2 边界条件 | 第66页 |
3.5.3 分析结果 | 第66-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基于ADAMS的减速器驻车机构性能分析 | 第70-82页 |
4.1 概述 | 第70页 |
4.2 驻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70-72页 |
4.3 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72-74页 |
4.3.1 载荷工况 | 第72页 |
4.3.2 弹簧初始参数 | 第72-73页 |
4.3.3 棘爪控制杆弹簧刚度 | 第73-74页 |
4.4 典型工况仿真分析 | 第74-80页 |
4.4.1 锁紧速度 | 第74-75页 |
4.4.2 退出P挡速度 | 第75页 |
4.4.3 行驶状态分析 | 第75-76页 |
4.4.4 倒车状态分析 | 第76-78页 |
4.4.5 优化分析 | 第78-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减速器台架试验验证 | 第82-88页 |
5.1 概述 | 第82页 |
5.2 减速器疲劳耐久试验 | 第82-84页 |
5.3 其他试验 | 第84-87页 |
5.3.1 P挡机构耐久试验 | 第84页 |
5.3.2 差速器可靠性试验 | 第84-85页 |
5.3.3 高速烧伤试验 | 第85-86页 |
5.3.4 整车驻车试验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