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法律职业共同体概述 | 第13-20页 |
2.1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 | 第13-15页 |
2.1.1 共同体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2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征 | 第15-20页 |
2.2.1 智识性 | 第15-16页 |
2.2.2 专职性 | 第16-17页 |
2.2.3 自治性 | 第17页 |
2.2.4 认同性 | 第17-18页 |
2.2.5 公共性 | 第18-20页 |
3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现状及问题 | 第20-33页 |
3.1 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现状 | 第20-24页 |
3.1.1 职业共同体初步形成 | 第20页 |
3.1.2 初步具备专职性特征 | 第20-24页 |
3.2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凸显的问题 | 第24-33页 |
3.2.1 法律职业人员知识储备不够 | 第24-26页 |
3.2.2 法律职业门槛设计不合理 | 第26-27页 |
3.2.3 法律职业行政干涉影响较强 | 第27-28页 |
3.2.4 共同体成员之间缺乏职业认同 | 第28-30页 |
3.2.5 法律职业伦理的缺失 | 第30-33页 |
4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对策探析 | 第33-40页 |
4.1 健全法律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 第33-34页 |
4.2 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 | 第34-35页 |
4.3 建立共同体独立自主机制 | 第35-37页 |
4.4 构建共同体沟通协调平台 | 第37-38页 |
4.5 加强法律职业伦理建设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