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负熵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盲源分离的研究概况第9-11页
    1.3 盲源分离的应用和难点第11-15页
        1.3.1 盲源分离的应用第11-13页
        1.3.2 盲源分离问题的难点第13-15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盲源分离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第17-39页
    2.1 盲源分离的数学模型第18-20页
    2.2 信息论的基础知识第20-23页
        2.2.1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概念第20-21页
        2.2.2 熵第21页
        2.2.3 Kullback-Leibler散度第21-22页
        2.2.4 互信息第22页
        2.2.5 负熵第22-23页
    2.3 盲源分离问题的求解过程第23-38页
        2.3.1 预处理第24-25页
        2.3.2 分离准则第25-30页
        2.3.3 优化算法第30-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负熵的盲源分离准则的分析及仿真实验第39-51页
    3.1 引入负熵的意义第39-41页
    3.2 负熵的近似计算第41-42页
    3.3 负熵实现盲源分离的机理第42-43页
    3.4 极值特性的分析及仿真实验第43-50页
        3.4.1 E[G(y)]的极值特性第44-48页
        3.4.2 负熵J[y]的极值特性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一种基于负熵的变步长自适应算法第51-61页
    4.1 基于负熵的梯度下降算法第51-54页
        4.1.1 经典算法第51-52页
        4.1.2 基于惩罚项的梯度下降算法第52-54页
    4.2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自适应算法第54-56页
        4.2.1 步长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54页
        4.2.2 变步长算法的分类第54-55页
        4.2.3 基于分离矩阵的变步长算法第55-56页
    4.3 计算机仿真第56-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射频多信道无线网状网中联合调度和路由的优化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
下一篇:两种启发式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