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面向青光眼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眼部OCT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4-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概述第16-20页
    2.1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第16页
    2.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第16-18页
        2.2.1 有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17页
        2.2.2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17-18页
    2.3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的性能指标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前房角 OCT 图像质量评价第20-36页
    3.1 人眼视觉特性概述第20-22页
        3.1.1 人眼视觉感兴趣特性第20-21页
        3.1.2 对比度敏感函数第21页
        3.1.3 灰度敏感特性第21-22页
    3.2 前房角 OCT 图像特点第22-24页
    3.3 前房角 OCT 图像感兴趣区域定位第24-26页
        3.3.1 前房角 OCT 图像预处理第24页
        3.3.2 前房角 ROI 定位第24-26页
    3.4 客观评价参数第26-29页
        3.4.1 基于 HVS 的对比度计算第26-27页
        3.4.2 基于 HVS 的模糊度计算第27-28页
        3.4.3 基于 HVS 的信噪比计算第28-29页
        3.4.4 HCBS 模型第29页
    3.5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第29-34页
        3.5.1 主观评价标准第29-30页
        3.5.2 评价过程第30页
        3.5.3 实验结果分析第30-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4章 基于改进分形维数的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第36-46页
    4.1 分形维数基本原理第36页
    4.2 改进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第36-37页
    4.3 普通图像质量评价方案及结果分析第37-41页
    4.4 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1-45页
        4.4.1 视网膜 OCT 图像主观评价标准第41-42页
        4.4.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2-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基于非线性特征描述的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第46-54页
    5.1 二维 C0 复杂度第46-47页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 FC 评价模型第47-48页
    5.3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8-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总结第54-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神经元网络计算模型及其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