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 第16-20页 |
2.1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 第16页 |
2.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 | 第16-18页 |
2.2.1 有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 第17页 |
2.2.2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 第17-18页 |
2.3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前房角 OCT 图像质量评价 | 第20-36页 |
3.1 人眼视觉特性概述 | 第20-22页 |
3.1.1 人眼视觉感兴趣特性 | 第20-21页 |
3.1.2 对比度敏感函数 | 第21页 |
3.1.3 灰度敏感特性 | 第21-22页 |
3.2 前房角 OCT 图像特点 | 第22-24页 |
3.3 前房角 OCT 图像感兴趣区域定位 | 第24-26页 |
3.3.1 前房角 OCT 图像预处理 | 第24页 |
3.3.2 前房角 ROI 定位 | 第24-26页 |
3.4 客观评价参数 | 第26-29页 |
3.4.1 基于 HVS 的对比度计算 | 第26-27页 |
3.4.2 基于 HVS 的模糊度计算 | 第27-28页 |
3.4.3 基于 HVS 的信噪比计算 | 第28-29页 |
3.4.4 HCBS 模型 | 第29页 |
3.5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9-34页 |
3.5.1 主观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3.5.2 评价过程 | 第30页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分形维数的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 第36-46页 |
4.1 分形维数基本原理 | 第36页 |
4.2 改进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4.3 普通图像质量评价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4 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4.4.1 视网膜 OCT 图像主观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4.4.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非线性特征描述的视网膜 OCT 图像质量评价 | 第46-54页 |
5.1 二维 C0 复杂度 | 第46-47页 |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 FC 评价模型 | 第47-48页 |
5.3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总结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