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面临的问题 | 第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2 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第18-30页 |
2.1 牵引控制系统软件平台 | 第18-25页 |
2.1.1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 第18-19页 |
2.1.2 VxWorks系统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2.1.3 系统常用组件 | 第24页 |
2.1.4 集成开发环境Wind River Workbench | 第24-25页 |
2.2 上位机监控软件平台 | 第25-28页 |
2.2.1 VS2010 MFC多线程技术 | 第25-26页 |
2.2.2 同步套接字编程 | 第26-28页 |
2.2.3 监控软件需求分析 | 第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牵引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48页 |
3.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第30-32页 |
3.2 控制系统处理器选型 | 第32-33页 |
3.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4页 |
3.3.1 中央处理单元设计 | 第33-35页 |
3.3.2 复位单元设计 | 第35页 |
3.3.3 存储单元设计 | 第35-37页 |
3.3.4 通信接口设计 | 第37-39页 |
3.3.5 辅助信息单元设计 | 第39-40页 |
3.3.6 系统电源设计 | 第40-42页 |
3.3.7 电源监控设计 | 第42-43页 |
3.3.8 浪涌保护设计 | 第43-44页 |
3.4 AD/DA、I/O板操作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牵引控制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 | 第48-72页 |
4.1 VxWorks内核剪裁配置 | 第48页 |
4.2 VxWorks网络通信设计 | 第48-56页 |
4.2.1 基于双缓存队列的多任务网络通信 | 第49-53页 |
4.2.2 应用层网络数据包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6页 |
4.3 VxWorks周期任务调度实现 | 第56-58页 |
4.3.1 周期任务特点 | 第56页 |
4.3.2 VxWorks下周期任务调度设计 | 第56-58页 |
4.4 应用程序的自启动设计 | 第58-59页 |
4.5 冗余备份启动设计 | 第59-60页 |
4.6 应用程序升级设计 | 第60-61页 |
4.7 系统函数及变量的远程调试调用 | 第61-63页 |
4.8 控制端上位机软件开发 | 第63-70页 |
4.8.1 多线程的同步套接字设计 | 第63-64页 |
4.8.2 数据包分类、投递机制 | 第64-65页 |
4.8.3 数据显示刷新存储机制 | 第65-66页 |
4.8.4 上位机软件功能介绍 | 第66-7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牵引控制系统测试实验 | 第72-82页 |
5.1 系统开发调试 | 第72-73页 |
5.2 周期任务验证 | 第73-74页 |
5.3 AD/DA,I/O板卡测试实验 | 第74-76页 |
5.3.1 AD/DA板卡测试实验 | 第74-75页 |
5.3.2 I/O板卡测试实验 | 第75-76页 |
5.4 上位机软件批量数据通信测试实验 | 第76-78页 |
5.4.1 网络通信速度测试 | 第76-77页 |
5.4.2 上位机实时绘图测试 | 第77-78页 |
5.5 应用程序升级测试 | 第78-79页 |
5.6 冗余备份启动测试 | 第79-80页 |
5.7 温度测试 | 第80-8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总结 | 第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