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论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15页
第一章 传统知识产权“三审分离”的审判模式第15-25页
    第一节“三审分离”的概念第15页
    第二节“三审分离”审判模式的原理与制度基础第15-21页
        一、程序“分离”的原理基础第15-16页
        二、管辖“分离”的制度基础第16-21页
    第三节“三审分离”审判模式的弊端分析第21-25页
        一、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工作发展的不平衡第21-22页
        二、级别管辖不合理第22页
        三、民事、刑事、行政审判程序衔接不畅第22-23页
        四、法官自身素质不专业第23-25页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5-30页
    第一节“三审合一”的概念第25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推广的必要性分析第25-27页
        一、知识产权审判公平和正义的追求第25-26页
        二、知识产权审判经济和效率的考量第26-27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第27-30页
        一、统一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有法可依第27-28页
        二、设立知识产权庭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第28-29页
        三、可以有效整合审判资源、提高办案质量第29-30页
第三章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实践第30-37页
    第一节“三审合一”审判制度试点模式介绍第30-32页
        一、浦东模式第30页
        二、武汉模式第30-31页
        三、西安模式第31-32页
        四、重庆模式第32页
    第二节 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综合审判机制的发展历程第32-37页
第四章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完善第37-46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面临的现实困惑第37-39页
        一、如何兼顾案件同质性与三大诉讼制度性差异第37-38页
        二、知识产权交叉案件的审判组织是否需要回避第38-39页
    第二节 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交叉程序的衔接第39-46页
        一、知识产权民事与行政程序的衔接第39-42页
        二、知识产权民事与刑事程序的衔接第42-45页
        三、知识产权刑事与行政程序的衔接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拥抱数字园丁--职校数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电子银行格式条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