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测控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ZigBee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第2章 测控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 | 第14-26页 |
2.1 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ZigBee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2.3 ZigBee协议架构 | 第16-22页 |
2.3.1 物理层 | 第17-19页 |
2.3.2 媒体介质访问控制层 | 第19-20页 |
2.3.3 网络层 | 第20-21页 |
2.3.4 应用层 | 第21-22页 |
2.4 ZigBee设备类型 | 第22页 |
2.5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第22-23页 |
2.6 ZigBee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 第23-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测控网络的系统设计 | 第26-30页 |
3.1 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的特点 | 第26页 |
3.2 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测控网络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3 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测控网络的系统构成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ZigBee测控网络硬件设计 | 第30-44页 |
4.1 测控网络硬件系统设计 | 第30页 |
4.2 测控终端硬件设计 | 第30-37页 |
4.2.1 测控终端硬件电路构成 | 第30-31页 |
4.2.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4.2.3 扩展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4.2.4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4.2.5 控制输出驱动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4.2.6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4.2.7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7页 |
4.3 测控节点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37-40页 |
4.3.1 ZigBee芯片的选型 | 第37-40页 |
4.3.2 测控节点通信电路设计 | 第40页 |
4.4 ZigBee协调器硬件设计 | 第40-42页 |
4.4.1 控制核心Cortex-M3简介 | 第40-41页 |
4.4.2 协调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ZigBee测控网络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56页 |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44-46页 |
5.1.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44-45页 |
5.1.2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45-46页 |
5.2 ZigBee协调器控制软件设计 | 第46-47页 |
5.3 ZigBee节点通信软件设计 | 第47-49页 |
5.4 ZigBee网络组网设计 | 第49-53页 |
5.4.1 协调器发起网络 | 第49-50页 |
5.4.2 允许设备连接网络 | 第50-51页 |
5.4.3 ZigBee节点加入网络 | 第51-53页 |
5.5 ZigBee簇状网络设计 | 第53-55页 |
5.5.1 网络地址分配 | 第53-54页 |
5.5.2 子节点离开网络与重入网过程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56-62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56-57页 |
6.2 测试软件 | 第57-58页 |
6.3 测试内容 | 第58-60页 |
6.3.1 ZigBee节点通信距离及数据丢包率测试 | 第58-59页 |
6.3.2 ZigBee网络自组织与自恢复能力测试 | 第59-60页 |
6.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7.2 论文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