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天津市北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及治疗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第13-15页
        1.1 发病情况及发病率第13页
        1.2 因乳房炎的发生,对奶牛的奶产量所造成的影响第13-14页
        1.3 奶牛患乳房炎后,牛奶的质量会受到影响第14页
        1.4 因乳房炎的发生,对食品卫生和食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第14页
        1.5 因患乳房炎,对病牛乳房组织造成的损害第14-15页
        1.6 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第15页
    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第15-18页
        2.1 奶牛的乳房炎患病情况和患病比例[于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中已提及第15页
        2.2 季节性的变化和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第15-16页
        2.3 牛只所处的年龄段、胎次与奶牛的乳房炎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第16页
        2.4 泌乳时期和奶牛的乳房炎患病比例之间的关系第16-17页
        2.5 奶牛日泌乳量和奶牛乳房炎患病比例之间的关系第17页
        2.6 牛场挤奶方式和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第17页
        2.7 环境因素和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第17-18页
        2.8 饲养管理的水平高低与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第18页
        2.9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临床型乳房炎两者之间的关系第18页
    3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第18-22页
        3.1 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18-21页
        3.2 环境卫生不良及管理不善第21页
        3.3 不严格按要求挤奶第21页
        3.4 干奶不得法第21-22页
        3.5 气象因素第22页
        3.6 饲料与营养供给不合理第22页
        3.7 继发性感染第22页
    4 奶牛乳房炎的检查及检测第22-27页
        4.1 临床型乳房炎的检查第22页
        4.2 隐性乳房炎的检查及监测第22-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7-45页
    1 研究原因和目的第27-2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8-32页
        2.1 牛只来源第28页
        2.2 兰州乳房炎试验(LMT 法)第28-29页
        2.3 乳样的采集第29-30页
        2.4 病原菌分离鉴定所用的培养基及其制备第30页
        2.5 细菌的分离培养第30页
        2.6 细菌的鉴定第30-31页
        2.7 牛只对比治疗第31-32页
    3 调查结果第32-40页
        3.1 2013 年 7 月~2014 年 6 月北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第32-35页
        3.2 牛只产犊胎次与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比例之间的关系第35页
        3.3 奶牛泌乳量和北辰区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患病比例之间的关系第35页
        3.4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第35-37页
        3.5 北辰区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检出的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第37-39页
        3.6 牛只治疗结果第39-40页
    4 讨论与分析第40-44页
        4.1 北辰区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疾病的基本情况第40-41页
        4.2 北辰区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疾病的特点第41-43页
        4.3 北辰区奶牛因感染病原菌从而引发隐性乳房炎情况第43-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导师简介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兔肺炎双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培养基优化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毒株和疫苗佐剂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