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3. 论文整体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3页 |
1.1 腈纶生产工艺现状 | 第16-17页 |
1.2 腈纶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7页 |
1.3 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7-20页 |
1.3.1 腈纶废水物化法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1.3.2 腈纶废水生化法处理现状 | 第19-20页 |
1.4 混凝、等离子体、MVR、芬顿氧化技术 | 第20-23页 |
1.4.1 混凝沉淀技术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4.2 等离子体氧化机理 | 第21-22页 |
1.4.3 MVR工艺 | 第22页 |
1.4.4 芬顿氧化技术 | 第22-23页 |
1.5 厌氧处理技术 | 第23-25页 |
1.5.1 厌氧消化的机理 | 第23-24页 |
1.5.2 厌氧生物技术的发展 | 第24-25页 |
1.6 IC厌氧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1.6.1 IC反应器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1.6.2 IC工艺的技术优点 | 第27-28页 |
1.6.3 IC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28-29页 |
1.7 两相厌氧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1.7.1 两相厌氧工艺的提出 | 第29-30页 |
1.7.2 两相厌氧工艺的特点 | 第30页 |
1.7.3 两相厌氧工艺适合处理废水的种类和范围 | 第30-31页 |
1.7.4 两相厌氧反应器的类型 | 第31-32页 |
1.7.5 两相厌氧工艺相的分离方法 | 第32-33页 |
1.7.6 两相厌氧工艺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实例 | 第33-34页 |
1.7.7 两相厌氧工艺发展方向 | 第34-35页 |
1.8 缺氧-好氧(A/O)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 | 第35-41页 |
1.8.1 生物脱氮机理 | 第35-37页 |
1.8.2 硝化反硝化菌的种类及特征 | 第37-39页 |
1.8.3 A/O工艺系列 | 第39-41页 |
1.9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41-43页 |
1.9.1 课题的来源 | 第41-42页 |
1.9.2 研究意义 | 第42-43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方法 | 第43-50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2.2 混凝沉淀实验 | 第43页 |
2.3 腈纶废水等离子体电解实验 | 第43-44页 |
2.4 MVR对腈纶废水的处理实验 | 第44页 |
2.5 芬顿处理腈纶实验 | 第44-45页 |
2.6 物化-生物组合工艺实验研究 | 第45页 |
2.6.1 芬顿-SBR工艺 | 第45页 |
2.6.2 等离子体电解-SBR工艺 | 第45页 |
2.7 IC-A/O工艺 | 第45-47页 |
2.7.1 污水水量和水质 | 第45页 |
2.7.2 工艺流程 | 第45-46页 |
2.7.3 主要设备参数 | 第46-47页 |
2.8 两相厌氧-A/O工艺 | 第47-48页 |
2.8.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47-48页 |
2.8.2 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 | 第48页 |
2.9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物化法及物化-生化组合法处理湿法腈纶废水 | 第50-58页 |
3.1 腈纶废水等离子体电解实验 | 第50页 |
3.2 MVR对腈纶废水的处理实验 | 第50-51页 |
3.3 芬顿处理腈纶废水实验 | 第51-54页 |
3.3.1 pH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2 FeSO_4·7H_20投加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3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 物化-生物组合工艺实验研究 | 第54-56页 |
3.4.1 芬顿-SBR组合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4-55页 |
3.4.2 等离子体电解-SBR组合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IC-A/O工艺处理湿法腈纶废水和丙烯酰胺实际混合废水的研究 | 第58-64页 |
4.1 混凝沉淀前后SS、COD的去除效果 | 第58-59页 |
4.2 IC反应器进出水TOC的变化 | 第59-60页 |
4.3 组合工艺对NH_3-N的去除率 | 第60-61页 |
4.4 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61-62页 |
4.5 经济及技术分析 | 第62页 |
4.5.1 投资和运行费用 | 第62页 |
4.5.2 产生的环境效益 | 第62页 |
4.6 中试出现的问题 | 第62-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两相厌氧-A/O工艺处理湿法腈纶和丙烯酰胺混合废水研究 | 第64-69页 |
5.1 HRT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 系统中BOD_5的变化情况 | 第65-66页 |
5.3 生化系统对COD的去除情况 | 第66-67页 |
5.4 生化系统对不同配比混合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