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干旱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适应机制研究

导师评阅表第3-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3-15页
        1.1 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第13-14页
        1.2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第14页
        1.3 对光系统的影响第14-15页
    2 植物形成干旱适应性后的生理机制的变化第15-17页
        2.1 “基因型”适应机制第15-17页
            2.1.1 渗透调节的变化第15-16页
            2.1.2 干旱适应性对细胞结构和气孔的影响第16-17页
        2.2 “表型”适应机制第17页
    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碳同化的变化第19-2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9-20页
        1.1 试验材料第19页
        1.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0页
            1.3.1 气体交换参数第20页
            1.3.2 光合色素第20页
            1.3.3 数据分析第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2.1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第20-21页
        2.2 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第21-23页
        2.3 叶片光合色素的变化第23页
    3 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光合机构光化学活性的变化第25-3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1.1 试验材料第25页
        1.2 试验设计第25页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5-26页
            1.3.1 荧光特性第25-26页
            1.3.2 数据分析第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2.1 快速光响应曲线变化第26-28页
        2.2 叶片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第28页
    3 结论第28-30页
第四章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碳氮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的研究第30-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0-31页
        1.1 试验材料第30-31页
        1.2 试验设计第31页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1页
            1.3.1 碳氮比第31页
            1.3.2 比叶重第31页
            1.3.3 抗氧化酶系(POD、SOD 活性值和 MDA)活性第31页
            1.3.4 数据分析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2.1 叶片碳氮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2.2 叶片比叶重和碳氮比变化第32页
        2.3 叶片 SOD 和 POD 的变化第32-33页
        2.4 叶片 CAT 和 MAD 的变化第33页
    3 讨论第33-36页
第五章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结构和气孔的变化第36-4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37页
        1.1 试验材料第36页
        1.2 试验设计第36页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6-37页
            1.3.1 细胞结构和气孔第36-37页
            1.3.2 数据分析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2.1 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第37-38页
        2.2 叶片气孔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41-43页
    1 研究结论第41页
        1.1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光合速率提高第41页
        1.2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光化学活性的提高第41页
        1.3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碳氮比和抗氧化酶系的变化第41页
        1.4 棉花形成干旱适应性后叶片结构和气孔的变化第41页
    2 研究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及临床研究分析
下一篇:膜下滴灌棉花苞叶光合特性及光破坏防御作用对土壤水分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