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11超日债”违约及发行方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3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9-11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3页
    1.4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案例介绍第15-30页
    2.1 超日公司概况介绍第15-21页
        2.1.1 公司的历史沿革第15-16页
        2.1.2 公司的所属行业第16-19页
        2.1.3 公司的经营情况第19-21页
    2.2 “11超日债”概况介绍第21-24页
        2.2.1 债券的发行第21-23页
        2.2.2 债券的违约第23-24页
    2.3 超日公司破产重整进程第24-30页
        2.3.1 破产重整的提请与受理第24页
        2.3.2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第24-26页
        2.3.3 重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第26-27页
        2.3.4 重整完成后的最新情况第27-30页
3 案例分析第30-68页
    3.1 超日公司债务违约原因分析第30-41页
        3.1.1 光伏行业层面第30-34页
        3.1.2 超日公司层面第34-39页
        3.1.3“11超日债”层面第39-41页
    3.2 超日公司信用风险的度量第41-53页
        3.2.1 KMV模型的理论基础第41-42页
        3.2.2 KMV模型的基本思路和计量步骤第42-44页
        3.2.3 参数选取与测算过程第44-49页
        3.2.4 测度结果的分析与比较第49-53页
    3.3 超日公司重整价值的评估第53-59页
        3.3.1 评估方法的选择第53-54页
        3.3.2 重整收益率分析第54-58页
        3.3.3 清算收益率分析第58-59页
        3.3.4 重整价值的综合分析第59页
    3.4 超日公司顺利重整的原因分析第59-63页
        3.4.1 债权人的角度第59-60页
        3.4.2 公司原股东的角度第60-62页
        3.4.3 战略投资者的角度第62-63页
    3.5 超日公司重整效果分析第63-68页
        3.5.1 经营业绩开始回升第63-64页
        3.5.2 财务状况有所改善第64-66页
        3.5.3 信用风险水平逐渐下降第66-68页
4 研究总结与案例启示第68-72页
    4.1 研究总结第68-69页
    4.2 案例启示第69-71页
        4.2.1 对光伏企业的启示第69-70页
        4.2.2 对债券投资者的启示第70-71页
        4.2.3 对政府监管的启示第71页
    4.3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7页
    附录一 GARCH(1,1)模型的R语言操作命令第75-76页
    附录二 KMV模型的Matlab运行程序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纵科技”新三板转板案例分析
下一篇:风险投资交易方案核心条款设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