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个案介绍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专业合作社成立的背景 | 第13-17页 |
一、待挖掘的种植优势 | 第13-14页 |
二、分散的经营能力 | 第14-15页 |
三、闲置的劳动力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政策撬动:专业合作社的缘起 | 第17-21页 |
一、政府规划:退耕还林种柚树 | 第17页 |
二、村委助推:集体嫁接保存活 | 第17-19页 |
三、果农示范:一棵树卖了 9800元 | 第19-21页 |
第四章 政策落地: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 第21-26页 |
一、政府引导:召开党员代表大会 | 第21-22页 |
二、村委动员:分组召开院坝会 | 第22-24页 |
三、村庄响应: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 第24-26页 |
第五章 政策延伸:专业合作社的运行 | 第26-31页 |
一、成立“田间学校”,加强技术推广 | 第26-27页 |
二、参观标准化柚园,开展信息服务 | 第27-28页 |
三、提供生产资料,给予资金支持 | 第28-29页 |
四、规定销售“保护价”,帮助开拓市场 | 第29-31页 |
第六章 案例的价值和限度 | 第31-36页 |
一、政策扶持是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外生动力 | 第31-32页 |
二、政策激发多元主体的行动效应是专业合作社运行的内生动力 | 第32-33页 |
三、政策扶持限度的思考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