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1.1 听觉传导通路 | 第14页 |
1.2 听皮层的分区 | 第14-15页 |
1.3 初级听皮层的细胞构筑和神经投射 | 第15-16页 |
1.4 丘脑听皮层脑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5 胆碱能调控在听皮层感受阈可塑性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2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6页 |
2.1.1 实验动物与电极制备 | 第19页 |
2.1.2 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1.3 药品配制 | 第20页 |
2.1.4 丘脑听皮层脑片的制备 | 第20-21页 |
2.1.5 AI的定位 | 第21页 |
2.1.6 神经元形态鉴定和位置定位 | 第21-22页 |
2.1.7 电生理记录 | 第22页 |
2.1.8 尼氏染色和生物胞素染色 | 第22-24页 |
2.1.9 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6-42页 |
3.1 AI锥体神经元电生理性质的研究 | 第26-29页 |
3.1.1 发放类型 | 第26-27页 |
3.1.2 RS和IB型锥体神经元在AI各层的分布 | 第27页 |
3.1.3 AI锥体神经元的膜电生理特性 | 第27-29页 |
3.2 CCh对AI锥体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1 CCh的去极化作用 | 第29-31页 |
3.2.2 CCh的超极化作用 | 第31-32页 |
3.3 CCh诱导AI锥体神经元产生PA | 第32-42页 |
3.3.1 PA的产生与注射电流的强度和时程相关 | 第32-36页 |
3.3.2 PA的产生与ADP幅度相关 | 第36-37页 |
3.3.3 PA的特性 | 第37-39页 |
3.3.4 受体阻断剂对PA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胆碱能拮抗剂对PA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7页 |
4.1 AI锥体神经元不同膜性质差异的生理学意义 | 第42-43页 |
4.2 CCh对AI锥体神经元电生理性质的影响及意义 | 第43-44页 |
4.3 CCh诱导AI锥体神经元产生PA现象及其机制 | 第44-47页 |
4.3.1 AI锥体神经元的PA现象 | 第44页 |
4.3.2 ADP参与PA的可能机制 | 第44-45页 |
4.3.3 PA与听觉感受阈可塑性关系的探讨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