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叙述方式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叙述方式的质朴性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叙述节奏的稳定性 | 第14-18页 |
第三节 叙述视角的客观化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汪曾祺小说叙述方式的成因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气质 | 第21-32页 |
第一节40年代----80年代埋下的隐性伏笔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若即若离:与文学关系的动态走向 | 第25-28页 |
第三节 自成一家:语言特质的最终形成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文化内涵与地域认同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简笔深蕴的审美价值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地域认同的象征:苏南饮食描写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生命意义的建构 | 第35-39页 |
结语:对于汪曾祺小说语言特征的另一种认识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