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多电平逆变器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多电平逆变器的简介 | 第11页 |
1.1.2 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2-20页 |
1.2.1 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3-15页 |
1.2.2 飞跨电容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5-17页 |
1.2.3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7-18页 |
1.2.4 有源中点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8-20页 |
1.3 多电平逆变器的脉宽调制技术 | 第20-26页 |
1.3.1 载波脉宽调制技术 | 第20-22页 |
1.3.2 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技术 | 第22-24页 |
1.3.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24-26页 |
1.4 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关键问题 | 第26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第28-51页 |
2.1 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压 | 第28-29页 |
2.2 三电平SVPWM各空间矢量对中点电压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中点电压平衡的改进VSVPWM控制策略 | 第30-43页 |
2.3.1 传统三电平虚拟空间矢量的原理 | 第30-32页 |
2.3.2 改进式虚拟空间矢量的合成方法 | 第32-36页 |
2.3.3 基于改进式虚拟空间矢量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第36-37页 |
2.3.4 仿真和实验 | 第37-43页 |
2.4 中点电压平衡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 | 第43-50页 |
2.4.1 影响中点电压平衡的因素 | 第44页 |
2.4.2 SVPWM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第44-48页 |
2.4.3 仿真和实验 | 第48-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损耗分布平衡控制策略 | 第51-66页 |
3.1 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器件损耗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3.2 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换流模式 | 第52-57页 |
3.3 三电平ANPC逆变器各种换流模式下的损耗研究 | 第57-59页 |
3.4 三电平ANPC逆变器损耗分布平衡控制策略 | 第59-62页 |
3.5 实验研究 | 第62-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三电平ANPC逆变器实验平台 | 第66-74页 |
4.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 第66-67页 |
4.2 实验平台硬件电路 | 第67-71页 |
4.2.1 主功率电路 | 第67页 |
4.2.2 DSP和CPLD的主控制电路 | 第67-68页 |
4.2.3 电源电路 | 第68-69页 |
4.2.4 采样电路 | 第69-70页 |
4.2.5 驱动电路 | 第70-71页 |
4.3 实验平台的软件实现流程 | 第71-73页 |
4.3.1 基于DSP的程序实现流程 | 第72-73页 |
4.3.2 基于CPLD的程序实现流程 | 第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总结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