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 研究价值 | 第9页 |
三. 研究过程 | 第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五. 论文创新点 | 第10页 |
第二章. 电视音乐类节目概述 | 第10-15页 |
一. 电视音乐类节目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电视音乐类节目发展概况 | 第11页 |
三. 国内电视音乐类节目现状和特点 | 第11-13页 |
1. 流行元素 | 第12页 |
2. 平民化,互动性 | 第12-13页 |
3. 结合多媒体手段与流行音乐 | 第13页 |
4. 商业性 | 第13页 |
5. 时尚感 | 第13页 |
四. 电视音乐类节目的功能 | 第13-15页 |
1. 提升观众的艺术审美能力 | 第13-14页 |
2. 达到消费和娱乐的功能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电视音乐类节目类别 | 第15-18页 |
一. 电视歌会节目 | 第15-16页 |
二. 电视音乐类资讯节目 | 第16页 |
三. 电视音乐类访谈节目 | 第16-17页 |
四. 电视音乐类选秀节目 | 第17-18页 |
第四章.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效果 | 第18-25页 |
一. 《中国好声音》节目开播过程及影响力 | 第18-19页 |
二.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 第19-23页 |
1. 外国成熟节目形态与本土模式融合——开创音乐类节目的新形势 | 第19-20页 |
2. “草根”纯粹音乐及悬念设置——引起受众群体共鸣 | 第20-21页 |
3. 导师和选手都具实力——处处给人惊喜 | 第21-22页 |
4. 传统广告与微博宣传结合——营销传播方式的运用 | 第22-23页 |
三. 《中国好声音》引发的争议 | 第23-25页 |
第五章. 我国电视音乐类节目存在的几大问题 | 第25-28页 |
一. 内容重复,形式雷同 | 第25-26页 |
二. “见缝插针”的广告植入 | 第26页 |
三. 节目定位模糊,比歌艺还是比故事? | 第26-27页 |
四. 主持人功能性不明 | 第27-28页 |
第六章. 电视音乐类节目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29页 |
一. 大众对于电视音乐的娱乐化心态 | 第28页 |
二. 产业化下娱乐消费的强劲趋势 | 第28-29页 |
第七章. 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展望 | 第29-36页 |
一. 加强创新意识,让节目更有看头 | 第29-31页 |
二. 音乐电视节目应走品牌经营道路 | 第31-32页 |
三. 与网络资源互相结合走多媒体联合之路 | 第32-34页 |
四. 提升主持人素质与魅力 | 第34-36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