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论文--人造宝石、合成宝石的生产论文

Cr掺杂NaAl(SiO32硬玉质翡翠的高温高压制备与表征

论文提要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 1.1 翡翠的由来、分布及分类第12-16页
        § 1.1.1 翡翠的由来第12-13页
        § 1.1.2 翡翠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第13-14页
        § 1.1.3 翡翠的分类第14-16页
    § 1.2 翡翠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及评估第16-18页
        § 1.2.1 翡翠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第16-17页
        § 1.2.2 翡翠的结构性质第17-18页
        § 1.2.3 翡翠的评估第18页
    § 1.3 翡翠形成的原因第18-19页
    § 1.4 制备翡翠的实验方法和最新进展第19-21页
        § 1.4.1 制备翡翠的实验方法及依据第19-20页
        § 1.4.2 制备翡翠的最新进展第20-21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1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制备翡翠的实验装置第23-31页
    § 2.1 引言第23页
    § 2.2 高压实验装置第23-25页
    § 2.3 制备样品腔体压力和温度的标定第25-28页
        § 2.3.1 制备样品腔体压力的标定第25-27页
        § 2.3.2 制备样品腔体温度的标定第27-28页
    § 2.4 腔体传压介质和保温材料的选择第28-31页
        § 2.4.1 腔体传压介质材料的选取第28-30页
        § 2.4.2 腔体保温材料的选取第30-31页
第三章 制备翡翠的实验第31-40页
    § 3.1 引言第31页
    § 3.2 制备翡翠实验的组装工艺第31-32页
        § 3.2.1 加热方式的确定第31-32页
        § 3.2.2 实验组装工艺的确定第32页
    § 3.3 制备翡翠实验原料的选取和制备第32-39页
        § 3.3.1 原料的选取和配比第32-33页
        § 3.3.2 原料的性质第33-34页
        § 3.3.3 非晶质玻璃料的制取过程第34-38页
        § 3.3.4 玻璃料的表征分析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4.0-5.0GPa压力下Cr掺杂NaAl(SiO_3)_2硬玉质翡翠的制备与表征第40-49页
    § 4.1 引言第40页
    § 4.2 致色剂的选择与介绍第40-41页
        § 4.2.1 致色剂的选择第40页
        § 4.2.2 致色剂Cr_2O_3的介绍第40-41页
    § 4.3 4.0-5.0GPa压力下Cr掺杂NaAl(SiO_3)_2硬玉质翡翠的制备第41-48页
        § 4.3.1 Cr掺杂非晶质玻璃料的获取过程第41-42页
        § 4.3.2 4.0-5.0GPa压力下Cr掺杂NaAl(SiO_3)_2硬玉质翡翠的制备第42-46页
        § 4.3.3 4.0-5.0 压力下制备样品的XRD表征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3.5GPa压力下Cr掺杂NaAl(SiO_3)_2硬玉质翡翠的制备与表征第49-58页
    § 5.1 3.5GPa压力下Cr掺杂NaAl(SiO_3)_2硬玉质翡翠的制备第49-50页
    § 5.2 3.5GPa下制备样品的表征第50-54页
        § 5.2.1 制备样品的物相分析第50-51页
        § 5.2.2 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第51-52页
        § 5.2.3 制备样品的拉曼光谱第52-53页
        § 5.2.4 制备翡翠的红外光谱第53-54页
    § 5.3 制备的优质翡翠其它属性的分析第54-57页
        § 5.3.1 制备优质翡翠硬度和密度的分析第54-55页
        § 5.3.2 制备优质翡翠的EDS分析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8-61页
    § 6.1 结论第58-59页
    § 6.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不同照射模式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放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OPRM1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