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设备电源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引言 | 第6-7页 |
1.2 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 第7-8页 |
1.2.1 国外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7-8页 |
1.2.2 国内静电除尘技术发展状况 | 第8页 |
1.3 静电除尘的难点和主要发展方向 | 第8-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9-10页 |
第二章 控制器硬件部分的实现 | 第10-27页 |
2.1 静电除尘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 第10-15页 |
2.1.1 静电除尘的原理. | 第10-12页 |
2.1.2 静电除尘系统的组成 | 第12-15页 |
2.2 静电除尘系统核心器件的选型 | 第15-17页 |
2.2.1 处理器的选型 | 第15-16页 |
2.2.2 可控硅的选型 | 第16-17页 |
2.3 控制器硬件总体结构 | 第17-18页 |
2.4 控制器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18-24页 |
2.4.1 电源系统的设计 | 第18-20页 |
2.4.2 上电复位模块和看门狗模块的设计 | 第20页 |
2.4.3 过零检测模块的设计 | 第20-21页 |
2.4.4 报警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第21-22页 |
2.4.5 RS485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22页 |
2.4.6 模拟输入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第22-23页 |
2.4.7 数字信号输出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2.5 硬件部分的调试 | 第24页 |
2.6 控制器抗干扰的设计 | 第24-26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火花跟踪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6页 |
3.1 一次侧电压电流和二次侧电压电流的分析 | 第27-28页 |
3.2 一次侧电压电流和二次侧电压电流的计算 | 第28-29页 |
3.3 影响火花放电的主要因素 | 第29-30页 |
3.4 火花检测 | 第30-31页 |
3.5 反电晕介绍 | 第31页 |
3.6 控制器常用控制方法的介绍 | 第31-32页 |
3.7 最佳火化率自动控制方式 | 第32页 |
3.8 火花跟踪控制算法和波形分析 | 第32-35页 |
3.8.1 火花放电时二次电流波形的分析 | 第32-33页 |
3.8.2 二次电流在火花放电时可控硅的关断算法 | 第33页 |
3.8.3 火花跟踪控制算法介绍. | 第33-3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控制器软件部分的实现 | 第36-45页 |
4.1 控制器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36-37页 |
4.1.1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第36页 |
4.1.2 处理器底层驱动程序 | 第36页 |
4.1.3 硬件仿真器 | 第36页 |
4.1.4 仿真器与芯片和计算机的连接 | 第36-37页 |
4.2 控制其软件整体框架设计 | 第37-38页 |
4.3 主要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4页 |
4.3.1 主循环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39页 |
4.3.2 电流电压控制算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0页 |
4.3.3 可控硅导通角计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1页 |
4.3.4 定时器中断处理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2页 |
4.3.5 过零中断处理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3页 |
4.3.6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控制器性能测试与总结 | 第45-48页 |
5.1 控制器的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5.2 总结 | 第46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