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1.2.1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2.2 关于公共教育供给的文献综述 | 第11页 |
| 1.2.3 省直管县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2.4 省直管县改革与公共教育供给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3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3.2 文章框架 | 第13页 |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3-14页 |
| 1.4.1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页 |
| 2 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 2.1 省直管县改革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2.2 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5-16页 |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 2.2.3 组织扁平化 | 第17-18页 |
| 3 省直管县改革的进程 | 第18-23页 |
| 3.1 省直管县改革的目的 | 第18-19页 |
| 3.2 国内省直管县改革的进程 | 第19-21页 |
| 3.3 河南省省直管县改革的进程 | 第21-23页 |
| 4 研究假说与实证分析 | 第23-47页 |
| 4.1 研究假说 | 第23-24页 |
| 4.2 双重差分方法及适用性检验 | 第24-31页 |
| 4.2.1 双重差分法 | 第24-26页 |
| 4.2.2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思路 | 第26-28页 |
| 4.2.3 双重差分适用性的检验 | 第28-31页 |
|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1-32页 |
| 4.4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第32-41页 |
| 4.5 省直管县改革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检验 | 第41-42页 |
| 4.6 省直管县改革影响公共教育供给的检验 | 第42-45页 |
| 4.7 稳健性检验 | 第45-47页 |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