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会工作的法理学分析
内容提要 | 第3-5页 |
引言 | 第5-9页 |
(一)选题的缘由和目的 | 第5-6页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三)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8-9页 |
一、司法社会工作的涵义 | 第9-21页 |
(一)司法社会工作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司法社会工作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司法社会工作的分类 | 第11-13页 |
(四)司法模式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 第13-15页 |
(五)司法社会工作可作为的实务领域 | 第15-21页 |
二、司法社会工作的法理依据 | 第21-33页 |
(一)司法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二)司法社会工作的价值 | 第25-28页 |
(三)司法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基础 | 第28-33页 |
三、司法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3-42页 |
(一)司法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 第33-37页 |
(二)我国司法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四、司法社会工作的完善 | 第42-51页 |
(一)立法保障 | 第42-44页 |
(二)人才培养 | 第44-46页 |
(三)制度建设 | 第46-49页 |
(四)财政支持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5-5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