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地下水渗流研究 | 第11-13页 |
1.2.2 不同地下水环境流固耦合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车站概述 | 第16-24页 |
2.1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9页 |
2.1.1 地铁2号线解放大路车站地质情况 | 第16-18页 |
2.1.2 土石可挖性分级 | 第18页 |
2.1.3 岩土工程评价 | 第18-19页 |
2.1.4 不良地质体的处理方法 | 第19页 |
2.2 水文地质 | 第19-20页 |
2.2.1 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条件 | 第19页 |
2.2.2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 | 第19-20页 |
2.3 车站概述 | 第20-22页 |
2.3.1 2号线车站规划布局 | 第20-22页 |
2.3.2 车站周围环境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地铁车站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数学模型 | 第24-32页 |
3.1 概述 | 第24-25页 |
3.2 渗流连续方程 | 第25-26页 |
3.3 应力场基本方程 | 第26-28页 |
3.3.1 平衡方程 | 第26-27页 |
3.3.2 几何方程 | 第27页 |
3.3.3 本构方程 | 第27-28页 |
3.3.4 有效应力原理 | 第28页 |
3.4 定解条件 | 第28-30页 |
3.4.1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3.4.2 初始条件 | 第29-30页 |
3.5 渗流应力耦合本构方程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地铁车站施工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第32-82页 |
4.1 MIDAS/GTS简介 | 第32-33页 |
4.1.1 MIDAS/GTS的主要功能特点 | 第32页 |
4.1.2 MIDAS/GTS适用领域及工程应用 | 第32-33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4.3 不同地下水水位环境下流固耦合模型沉降分析 | 第35-74页 |
4.3.1 水位一环境下渗流-应力耦合模型沉降分析 | 第36-49页 |
4.3.2 水位二环境下渗流-应力耦合模型沉降分析 | 第49-62页 |
4.3.3 水位三环境下渗流-应力耦合模型沉降分析 | 第62-74页 |
4.4 不同地下水水水位环境沉降对比分析 | 第74-77页 |
4.4.1 不同地下水水位环境下车站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第74-76页 |
4.4.2 不同地下水水位环境下车站拱顶沉降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4.5 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2-84页 |
5.1 结论 | 第82页 |
5.2 建议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