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11-25页 |
·大股东利益输送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大股东利益输送的产生原因 | 第11-12页 |
·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具体方式 | 第12-14页 |
·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大股东控制视角下定向增发折价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其他视角下定向增发折价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大股东减持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内部人交易理论 | 第17-18页 |
·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 | 第18-19页 |
·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分析 | 第19-20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定向增发中的大股东利益输送 | 第20-22页 |
·全流通时期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 | 第22-23页 |
·全流通时期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 | 第23-25页 |
第3章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25-33页 |
·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25-29页 |
·定向增发折价程度的指标 | 第25-26页 |
·大股东减持套利动机的指标 | 第26-27页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27-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的动机 | 第29-30页 |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差异 | 第30页 |
·回归模型设计 | 第30-31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可能性的模型设计 | 第30-31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程度的模型设计 | 第31页 |
·研究设计中的内生性问题 | 第31-33页 |
第4章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33-58页 |
·回归模型的数据来源与分组 | 第33-35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组成 | 第33-34页 |
·基于所有权性质的分组 | 第34页 |
·基于市场行情的分组 | 第34-35页 |
·回归模型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35-43页 |
·定向增发折价的描述性分析 | 第35-37页 |
·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37-38页 |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不同性质企业中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程度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不同行情下的定向增发折价和大股东减持程度 | 第42-43页 |
·减持组与未减持组的增发折价均值检验 | 第43-45页 |
·两组样本的增发折价均值t检验 | 第43-44页 |
·两组样本的增发折价均值非参数检验 | 第44-45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套利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45-51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可能性的回归结果 | 第45-46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大股东减持程度的回归结果 | 第46-48页 |
·回归结果的异方差检验 | 第48-49页 |
·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第49-51页 |
·国企减持组和非国企减持组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51-54页 |
·国企减持组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51-53页 |
·非国企减持组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53-54页 |
·牛市减持组和熊市减持组的实证检验 | 第54-58页 |
·牛市减持组和熊市减持组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54-56页 |
·不同行情下的模型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的定性分析 | 第58-63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定性分析 | 第58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财务杠杆的定性分析 | 第58-59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认购方式的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定向增发折价与认购对象的定性分析 | 第60页 |
·定向增发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意义和作用 | 第60-61页 |
·定向增发折价程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第63-66页 |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