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4页 |
|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5-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1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7页 |
| 2.3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17-21页 |
| 第3章层序地层分析 | 第21-33页 |
|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21-25页 |
| 3.2 层序划分方案 | 第25-27页 |
| 3.3 基准面旋回发育特征 | 第27-31页 |
| 3.3.1 短期基准面旋回特征 | 第27-28页 |
| 3.3.2 中期基准面旋回特征 | 第28-30页 |
| 3.3.3 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 | 第30-31页 |
| 3.4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31-33页 |
| 第4章 沉积体系研究 | 第33-42页 |
| 4.1 沉积相标志 | 第33-37页 |
| 4.1.1 岩石学标志 | 第33-36页 |
| 4.1.2 电测曲线标志 | 第36-37页 |
| 4.2 沉积体系划分及特征 | 第37-42页 |
| 4.2.1 滨浅湖亚相 | 第37-38页 |
| 4.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第38-40页 |
| 4.2.3 单井相分析 | 第40-42页 |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 第42-50页 |
| 5.1 沉积相与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 第42-44页 |
| 5.2 沉积相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44-49页 |
| 5.2.1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44-46页 |
| 5.2.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46-49页 |
| 5.3 沉积模式 | 第49-50页 |
| 第6章 有利储集相带 | 第50-51页 |
| 结论与认识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