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缩略语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无线传播信道特性 | 第12-13页 |
| ·多址干扰 | 第13-14页 |
| ·远近效应 | 第14页 |
| ·功率控制的概念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CDMA系统功率控制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功率控制分类 | 第17-18页 |
| ·按功率控制链路方向不同分类 | 第17页 |
| ·按功率控制环路方式分类 | 第17-18页 |
| ·根据功率更新步长分类 | 第18页 |
| ·功率控制准则 | 第18-19页 |
| ·功率控制限制因素 | 第19-21页 |
| ·时延对功率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 ·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对功率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 ·反馈信息传输误差 | 第20页 |
| ·SIR测量误差 | 第20-21页 |
| ·UE移动速度 | 第21页 |
| ·TPC更新速度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TD-SCDMA系统简介 | 第22-33页 |
| ·TD-SCDMA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 ·TD-SCDMA帧结构 | 第24-25页 |
| ·TD-SCDMA系统特点 | 第25-26页 |
| ·TD-SCDMA功率控制机制 | 第26-32页 |
|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 第26-28页 |
|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 第28-29页 |
| ·信干比SIR | 第29页 |
| ·TPC和时隙CCTrCH对的关系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TD-SCDMA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第33-44页 |
|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 | 第33-38页 |
| ·TD-SCDMA功率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 ·基于相关系数的SIR预测方法 | 第35-36页 |
| ·本文采用的上行内环功率控制算法 | 第36-38页 |
| ·上行外环功率控制 | 第38-42页 |
| ·外环功率控制基本流程 | 第38-39页 |
| ·本文采用的BLER统计方法 | 第39-41页 |
| ·外环功率控制调整步长确定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69页 |
| ·仿真平台搭建 | 第44-50页 |
| ·小区模型 | 第44页 |
| ·无线信道模型 | 第44-47页 |
| ·业务模型 | 第47-48页 |
| ·接入模型 | 第48页 |
| ·码分配模型 | 第48-49页 |
| ·仿真流程 | 第49-50页 |
| ·内环功率控制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 ·无信道预测情况下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51-54页 |
| ·有信道预测情况下,不同时延与时延补偿下的性能比较 | 第54-56页 |
| ·有信道预测、有时延补偿情况下,不同环境的性能比较 | 第56-59页 |
| ·功控时延对接收SIR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 ·外环功率控制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 ·与其它算法比较 | 第60-62页 |
| ·初始窗长固定 | 第62-65页 |
| ·调整步长固定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总结 | 第69-71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 进一步工作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