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9-18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1、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2、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5页
        1、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概念研究第12-13页
        2、对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现状的研究第13页
        3、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对策的研究第13-15页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文献研究法第15-16页
        2、总结归纳法第16页
        3、案例分析法第16页
        4、社会调查法第16页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16-18页
        1、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页
        2、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6-18页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概述第18-2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第18页
        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第18-19页
        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第19-20页
        4、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第20-21页
    (二)相关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第21-24页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1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理论第21-22页
        3、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第22-23页
        4、西方文化中的思想资源第23-24页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研究价值第24-29页
        1、科学认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第24-25页
        2、正确把握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第25-27页
        3、切实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27-29页
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第29-35页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现状第29-31页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存在问题第31-32页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原因分析第32-35页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改进对策第35-52页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基本原则第35-38页
        1、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第35-36页
        2、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36-37页
        3、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中坚持教学相长原则第37-38页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结合方法第38-45页
        1、注重校园教学显隐结合第38-40页
        2、强化家庭教育显隐结合第40-41页
        3、创新网络环境显隐结合第41-43页
        4、关注环境建设显隐结合第43-44页
        5、加强开放式教育显隐结合第44-45页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运行机制第45-49页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运行机制第45-46页
        2、建立主体与环境互动的运行机制第46-47页
        3、建立现实实践与虚拟网络联合的运行机制第47-49页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实现目标第49-52页
        1、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满足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需要第49-50页
        2、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满足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需要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癌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表达谱及其分子调控网络的分析
下一篇:小麦bZIP基因TaGBF参与植物开花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