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压铸模具钢的研发动态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压铸模具钢的研发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外压铸模具钢的研发动态 | 第14-16页 |
1.3 压铸模具钢的预处理工艺 | 第16-19页 |
1.3.1 预处理目的 | 第16-17页 |
1.3.2 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压铸模具钢的淬回火工艺 | 第19-20页 |
1.5 压铸模具钢的铣削性能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1-23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3-3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7-32页 |
2.2.1 预处理工艺设计 | 第27页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2.3 微观组织表征 | 第28页 |
2.2.4 回火特性曲线测定 | 第28页 |
2.2.5 热稳定性试验 | 第28-29页 |
2.2.6 热疲劳性能试验 | 第29页 |
2.2.7 铣削性能试验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固溶工艺对 4Cr5Mo2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2-6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试验原材料退火组织 | 第32-35页 |
3.3 固溶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固溶温度和时间对球化退火组织的影响 | 第36-50页 |
3.4.1 固溶温度对球化退火组织的影响 | 第36-44页 |
3.4.2 固溶时间对球化退火组织的影响 | 第44-50页 |
3.5 固溶温度对冲击功的影响 | 第50-52页 |
3.6 固溶温度对退火碳化物类型的影响 | 第52-54页 |
3.7 固溶温度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4-61页 |
3.7.1 热疲劳表面裂纹分析对比 | 第54-59页 |
3.7.2 热疲劳截面裂纹分析对比 | 第59-60页 |
3.7.3 热疲劳损伤因子 | 第60-6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4Cr5Mo2V钢的淬回火工艺及其组织和性能 | 第62-71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淬回火工艺对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4.3 淬回火工艺对强韧性的影响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4Cr5Mo2V钢的铣削性能 | 第71-87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铣削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8页 |
5.2.1 4Cr5Mo2V钢硬度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1-74页 |
5.2.2 刀具种类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5.2.3 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5-78页 |
5.3 刀具寿命及磨损分析 | 第78-86页 |
5.3.1 参数变化对刀具磨损和寿命影响 | 第78-81页 |
5.3.2 刀具能谱分析 | 第81-84页 |
5.3.3 切屑形貌分析 | 第84-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页 |
6.2 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